在职场中,偶尔会遇到因工作引发的冲突,若不幸在冲突中受伤,许多打工人会疑惑,这能否算作工伤?今天,来看中原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真实案例,告诉你答案。
张先生与河南某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被派遣至郑州某小区从事保安工作。2022年9月,张先生因车辆停放管理问题与业主李某发生冲突,随后被李某打伤,肋骨、肩胛骨等多处骨折,张先生随即被送往医院救治。事后,张先生向郑州市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市人社局依据其伤害符合“因履行工作职责受暴力伤害”,认定为工伤。但人力资源公司认为张先生受伤时间与工伤认定书中记载的时间存在差异,且在冲突中存在主动攻击行为,认为其伤害后果与履行保安职责无直接因果关系。为此,人力资源公司向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该工伤认定。
法院审理认为,张先生作为保安,维护小区秩序、管理停车位系其法定职责,与案外人李某的冲突因工作原因引发,双方无个人恩怨,李某的暴力行为虽为直接致伤原因,但该行为源于对张先生履行工作职责的不满,伤害后果与履行工作职责行为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张先生与李某因工作纠纷发生争执后双方均未能冷静处理,但张先生的不冷静并不应导致其受到暴力伤害,也不足以阻却对履行工作职责的认定。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旨在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故对工作纠纷处理不当不能成为阻却认定工伤的理由。人社局依据监控、公安笔录等合法证据,认定第三人所受伤害为工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人力资源公司请求撤销被告作出的案涉工伤认定决定的理由不成立。最终,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说法: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应认定为工伤
关于对“履行工作职责”的理解:《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该条款的立法意旨在于对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进行救济,适用本项对工伤进行认定时应作有利于劳动者的解释,若只有在暴力事件中完全无过错的受害人才能够认定为“履行工作职责”,则与《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意旨有违,只有受害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暴力等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方能够阻却对履行工作职责的认定。
给打工人的实用提醒:劳动者在工作中遇到冲突时,要尽量保持冷静克制,避免言语或肢体冲突升级;如保安、客服等岗位,遇到复杂情况时,优先记录、上报,减少直接对抗。如果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受到伤害,应及时保留证据(如监控录像、证人证言等),并向人社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记者 鲁燕 通讯员 穆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