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7000元包吃住”“零经验速成上岗”……这些看似诱人的高薪招聘广告背后,实则是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陷阱。今天,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对外发布已审结的一起诈骗案,3人在招聘APP上炮制虚假岗位,巧立“咨询费”“保证金”等名目层层骗取求职者钱财,最终获刑。
2024年10月,王某正刷着招聘APP,突然一条高薪招聘物流司机的信息跳入眼帘——“月入7000元,包吃包住,无经验可带薪培训”。王某顿时眼前一亮,他立即添加了自称该公司负责人刘某的微信。刘某表示:“只要面试通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第二天,王某来到公司,匆忙填完入职申请表后,对方开始安排工作:“每天跑三趟车,月薪保底7000元,还有提成!”见王某心动,经理话锋一转:“先交458元的保险和咨询费,明天就能培训入职。”
王某交完钱,经理又塞给他一个号码:“这是物流主管,明天联系他上岗!”第二天,王某拨通电话,对方告知他,培训前还需先交2000元快件保证金,“不想干了随时退”。王某转账后,按要求完成了所谓的“培训”。可当他兴冲冲跑到指定网点报到时,工作人员却一脸茫然:“我们根本没招司机啊!”再联系刘某和“主管”,微信早已被拉黑。王某赶忙报警,刘某等人被抓获归案。
法院审理查明,刘某于2024年7月注册成立空壳人力资源公司,在未取得劳务派遣资质的情况下,发布招聘快递、物流公司司机的信息,虚构高薪吸引求职者。收取咨询费、保证金等,3人累计骗取20余名求职者共计15.9万元,所得款项均用于个人消费。
法院审理认为,刘某等3人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判处有期徒刑2年9个月至1年6个月不等,并处罚金1.5万元至1万元不等。
提醒:求职警惕低门槛的“高薪”陷阱
承办法官随后表示,当前正值求职旺季,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求职心切、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骗局,以“咨询费”“培训费”“保证金”等为由要求求职者预付费用,甚至诱导贷款培训,进而骗取钱财。
求职者应通过官方网站和正规渠道投递简历,核实招聘单位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求职者可以通过有工商营业执照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正规职业中介机构求职,还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是否正规注册、企业注册资本及人数规模等信息。对要求预付“咨询费”“培训费”“体检费”等费用、贷款培训或缴纳保证金的岗位不要轻信,避免掉入“黑中介”或“培训贷”等陷阱。
记者 鲁燕 通讯员 鲁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