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老年人群体成为不法分子的重点目标。一些未成年人因法律意识淡薄,竟被诱骗参与诈骗团伙,最终付出沉重代价。今天,记者获悉,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已审结一起未成年人冒充“孙子”诈骗老年人的案件,案件细节令人深思。
2024年6月,未成年人张某(17岁)和王某(16岁)受他人指使,加入一个以老年人群体为目标的诈骗团伙。该团伙分工明确:由“上线”通过电话冒充被害人孙子,谎称“在外打架需赔偿”,骗取老人钱财;张某、王某则负责到指定地点取款并转交赃款。
短短3天,该团伙骗取多名高龄老人共计17.5万元。其中,张某参与3起案件,涉案金额17.5万元;王某参与一起案件,涉案金额5.5万元。案发后,张某、王某及其同伙主动退赔了全部赃款,并取得部分被害人谅解。
法院审理认为,张某、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他人实施诈骗仍提供帮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鉴于二人系未成年人,且均属从犯,主动退赃、认罪认罚,法院依法从轻处罚,最终判处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提醒:“家人”要求转账,务必核实身份
电信诈骗花样不断翻新,老年人尤其需要多加小心。谨防“亲情牌”诈骗:接到自称“家人”要求转账的电话,务必通过其他渠道核实身份,切勿轻易汇款。警惕“跑腿取款”陷阱:未成年人切勿因小利参与非法活动,任何帮助转移赃款的行为均构成犯罪。家长也要对孩子加强监管、教育,未成年人价值观尚未成熟,家长应关注其社交圈,引导其树立正确法律意识。
记者 鲁燕 通讯员 肖婉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