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格长这个称谓听起来普通,但它是基层治理的坚实基础,也像一颗‘螺丝钉’,连接起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在开幕式的网格故事分享环节,二七区福华街街道七一三社区第五网格网格长王艳霞的话语,道出了无数基层网格工作者的心声。自担任网格长以来,她以脚步丈量网格,用真心服务居民,成为辖区居民眼中靠谱的“贴心人”。
用脚步丈量“家底”
“要服务好居民,首先得摸清‘家底’。”担任网格长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笔记本开启“扫楼”模式。“我负责的网格有160户388人,其中七一三研究所职工287人,80岁以上老人31人,残疾人4人,今年还新增了3名新生儿。”说起网格情况,王艳霞如数家珍,这些数据不仅记在她的笔记本上,更刻在她的心里,为后续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开展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把居民难事当“家事”
网格长的岗位,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装着居民的“急难愁盼”。去年,王艳霞在入户走访时,得知居民史先生遇到了难题——史大哥此前申请的残疾证为肢体残疾三级,但随着病情加重,他已无法自理生活,原有的残疾等级待遇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了解情况后,王艳霞一边耐心安抚,一边对接区残联和街道,并全程跟进,最终成功为其申请二次鉴定,将残疾等级调整为肢体二级。拿到新证件时,史先生紧紧握着她的手,反复道谢。
让惠民政策“听得懂用得上”
“高龄补贴咋申请?医保断缴了咋补?”这些与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王艳霞每天都要解答。她常说:“政策里的一个名字、一个数字出错,都可能影响居民权益,半点马虎不得。”为了把政策讲透、把好事办实,她总结出“三查三对一宣传”工作法——查资料对姓名、查流程对条件、查进度对结果;同时宣传防诈、反诈、安全等知识。
为让居民真正听懂政策,她会先自己“吃透”,再用居民听得懂的语言“翻译”。“王网格长讲政策,我们听得懂、记得住,有疑问她总能耐心解答。”居民李阿姨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多管齐下护平安
辖区有个别老人喜欢捡废品,将杂物堆放在楼道,既影响环境又存在消防隐患。常规劝解效果甚微,王艳霞便“另辟蹊径”:她先与物业沟通,划定专门临时存放区;接着联系废品收购站,定期上门收购,让老人们“卖废品更方便”;随后又协助社区开展“变废为宝”手工活动,教老人们把废旧布料做成小摆件。多管齐下,楼道里的废品堆消失了,小区环境变整洁了,安全隐患也被清除。
此外,她还坚持在网格内开展安全巡查,排查消防隐患、检查设施安全、关注治安盲点,用脚步守护辖区平安。
“这份工作需要的不仅是热情,更是责任和耐心。居民一句真诚的‘谢谢’,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王艳霞说,未来,她将继续以“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牢牢“钉”在基层治理第一线,为辖区和谐稳定、居民幸福安康贡献更多力量。
记者 刘伟平 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