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应急救援“河南样板”!10支社会救援力量迎“大考”

2025-10-26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10月25日,河南省社会应急力量能力提升及分类分级测评动员会在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实训(濮阳)基地召开,来自全省的10支参评救援队伍共计80余名骨干队员参加。

此次培训测评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河南省红十字会、省应急管理厅共同主办,目的是进一步提升省内社会应急力量的专业化应急救援水平,强化队伍间协同作战与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全省社会应急力量的健康、持续发展。

据悉,本次培训测评工作于9月30日启动,为期2个月,至11月30日结束,分为公共科目测评、方案审核、专业科目培训测评及结果公示4个阶段。其中,专业科目培训及测评时间为10月24日至10月31日,由前期通过审核的10支社会救援队伍参加,重点围绕水上搜救能力开展实战化实训与考核。专业科目考核结束后,考核结果全部为“合格”的队伍,由测评组现场初步确认等级,经公示报应急管理部备案后,颁发等级证书。

为何河南要率先推进此项工作?动员会上,河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给出明确解答:“此次培训测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社会应急力量分类分级测评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先行先试打造示范样板,以评促建推动全省社会应急力量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作为人口大省、灾害多发省份,河南率先落实国家部署,既是对标对表党中央“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求的政治责任,也是补齐我省应急救援短板的现实需要。

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当前,河南社会应急力量已发展到近300支,在各类灾害等救援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队伍“管理不规范、能力不均衡、装备不达标”等问题依然突出。“此次测评正是通过‘分类别、分等级’的科学评定,推动社会应急力量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实现‘专业人干专业事’,为全省应急救援体系打造示范‘样板’。”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能力测评并非单纯的“考核”,更注重“能力提升”,测评通过系统化培训与实战化实训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精准聚焦河南省社会应急力量水上搜救队伍的核心救援技能短板,重点强化队伍在复杂水域环境下的搜救指挥、险情处置、协同配合等实战能力,同时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各救援队伍间经验共享、互学互鉴。

为确保测评落地见效,活动还明确了“三个聚焦”的实施原则:一是聚焦“科学分类、精准分级”的测评标准,引导队伍“科学组训、依规参评”;二是聚焦“以评促建、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坚持自愿与引导结合,严格程序与安全底线,确保“公平、公正、公开”;三是聚焦“结果导向、激励发展”的应用机制,评出一批能为善战的骨干社会队伍。

“希望参加测评的队伍能够把测评作为提升能力的‘练兵场’,发挥互学互鉴作用,对照《测评标准》查漏补缺,在实训中争当‘标杆’,把苦练技能作为重要任务,练出真实力,考出真水平,确保测评成果真正转化为救援能力。”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测评为契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打造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河南社会应急铁军。

记者 王战龙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康迪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