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邻居节开幕式上的“好邻居故事”环节,嵩山路街道啟福社区居民李永峰的事迹,如同一股暖流涌上在场观众心头,让大家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为这位身边的“好邻居”点赞。
作为郑州市文明市民、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护讲师、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这位“多标签”邻居,用2000余小时志愿服务、147次献血、日常网格守护,为社区绘就了温暖底色。
地摊摆到家门口,手把手教居民“能救人”
“大家看,做海姆立克急救法时……”在啟福社区的小广场上,李永峰常带着急救教具“摆地摊”,把课堂搬到居民“家门口”。自2021年7月加入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起,他已累计投入2025小时志愿服务,只为让应急救护知识“接地气、入人心”。
每次“出摊”,摊位前都挤满了人:大人们凑在跟前记要点,小朋友蹲在一旁看演示。从烧伤溺水的紧急处理,到心肺复苏的每一个标准步骤,再到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操技巧,李永峰和队友们时而站立比划,时而弯腰示范,遇到居民提问,更是手把手指导,直到对方熟练掌握。“我就是想让大家‘会急救、能救人’,一起守住身边人的安全。”这句朴实的话成了他的初心。
这些技能曾多次在危急时刻“救命”:他曾帮吞下西梅果核的10个月大婴儿化险为夷;曾在街头及时救助疑似心梗(后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撕裂)的男子,争分夺秒联系医生助其脱险;还曾为心脏骤停的老人跪地做了1个多小时、6000多次胸外按压,与死神赛跑。每一次挺身而出,都让“会急救、能救人”的信念在社区深深扎根。
22年献血147次,大爱“父女接力”
“第一次献血时,没想过会坚持这么久。”自2003年起,李永峰累计献血147次,总献血量达37750毫升,多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用一滴滴热血为他人生命 “续航”。
而这份大爱,还在家庭中实现了传承。2021年8月19日,女儿18岁生日当天,在他陪伴下第一次献血。巧的是,这天也是他的第100次献血。冥冥之中,是传承,也是一种接力。
此后,李永峰还常带着女儿参与“急救地摊”,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公益的力量。“希望能把这份奉献精神传给下一代,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中来。”他的话里满是期许。
微网格里的“贴心人”,守护社区烟火气
除了普及应急救护、坚持无偿献血,李永峰还是社区微网格里的“贴心人”。每天,他都会在网格内巡查,查看小区环境卫生是否整洁、基础设施有无损坏;每年4月,他还带着志愿者帮助行动不便、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人代审老年卡,解决老人烦心事。
“生命不息,行动不止。”李永峰说,未来他要继续做好社区的“好邻居”,用更多行动为社区绘就更温暖的底色,也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加入公益队伍,让邻里情更浓、社区更和谐。
记者 刘伟平 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