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至25日,“世界市长对话·郑州”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来自意大利、西班牙、保加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市长、城市代表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国际旅行商代表等共计约300名嘉宾齐聚中原,共话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平衡之道。
与会期间,嘉宾们紧扣“赓续古都文脉 赋能城市更新”主题,围绕文旅融合发展、城市治理、城市更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经验分享。中外嘉宾一致认为,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以“文脉延续”为导向的有机再生,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中留住城市之魂、在传承与创新的平衡中激发文化之力、在坚守与互鉴的平衡中厚植城市之韵。

开幕式国风表演

开幕式武术表演
连签4城 郑州国际“朋友圈”再扩容
10月24日上午,在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开幕式上,郑州市与西班牙哈恩省、加纳库马西市、印度尼西亚班达楠榜市及新西兰罗托鲁瓦市签署建立友好关系意向书,进一步拓展了郑州的国际合作网络。
此次与郑州缔结友好关系的4个城市各具特色,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人文气质与郑州高度互补。西班牙哈恩省文化底蕴深厚,在汽车制造、农机生产、化工和橄榄油加工等领域产业实力突出,区域经济活力显著。加纳第二大城市库马西,作为阿散蒂地区的首府,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印度尼西亚楠榜省省会班达楠榜市,坐拥喀拉喀托火山、外港巴斯国家公园以及众多海滩与岛屿,生态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新西兰罗托鲁瓦市是毛利族特拉瓦部落中心、丰盛湾地区议会的所在地,也是新西兰重要的旅游城市和毛利文化中心。
在深化市级国际合作的同时,区县层面也同步推进务实交流。郑州市所辖中牟县、管城区、新郑市分别与西班牙哈恩市、意大利阿罗纳市、意大利伊格莱西亚斯市签署了友好关系意向书,实现了城市与区县层面的双向联动。其中,哈恩市作为哈恩省首府,地处安达卢西亚地理中心,交通发达,发展潜力巨大;阿罗纳市位于意大利皮埃蒙特地区,历史遗存丰富,自然景观优美;伊格莱西亚斯市则被誉为“意大利最美丽的村镇”之一,坐落在500米高的垂直岩石之上,山城风貌独特,文化遗产丰厚。
此前,郑州市已与全球36个国家的48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为郑州与世界的互联互通构筑了坚实桥梁.记者 张晓璐 许怡童
《中国国际旅游影响力跃升15城》报告发布
郑州入选 入境游客到访规模提升10个位次
10月24日,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期间,中国旅游研究院现场发布《中国国际旅游影响力跃升15城》报告,郑州成功入选。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所长刘祥艳在发布报告时指出,城市是推动国际旅游发展的关键力量,不仅是国际游客的主要目的地,也是区域性国际游客集散中心。为系统评估各城市在影响国际游客决策与吸引到访方面的能力,该院相关课题组构建了“城市国际旅游影响力”评价体系。这一体系以游客为中心,围绕行前、行中、行后3个维度,设立信息热度、访客规模和游客评价三类核心指标。
据介绍,研究团队在持续跟踪60个样本城市的基础上,于今年完成第二轮评估。结合2022年首次评估数据对比发现,部分城市在综合排名上实现显著跃升,且在至少一个评价维度上进步突出。据此,中国旅游研究院最终评选出“中国国际旅游影响力跃升15城”,分别为:重庆、杭州、宁波、大连、济南、合肥、郑州、太原、沈阳、石家庄、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兰州、温州(排名不分先后)。
榜单反映出国际游客需求的明显转变。当前游客更加注重个性化、深度体验与高性价比,同时也更看重旅行便利性与信息透明度。这一趋势使许多非热门区域中心城市展现出巨大的国际旅游增长潜力。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在到访中国时,除传统一线城市外,也会选择前往郑州、大连等地,深入体验当地独特文化。
数据显示,本次入选的15座城市中,绝大多数入境游客接待规模显著增长,大连、济南、合肥等信息热度提升明显,杭州、太原、乌鲁木齐等游客评价进步显著。其中,郑州入境游客到访规模提升10个位次,正是其从“中转站”向旅游“目的地”角色转变的有力证明。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不再仅仅途经郑州,而是选择停留,深入探索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与现代魅力。记者 张晓璐 许怡童
“大山?大河?大平原”向世界发出邀请
郑州入境游精品线路发布
10月24日,在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上,郑州发布了入境游精品线路。此次发布的线路以“大山?大河?大平原”地理坐标为主线,围绕“一日见神韵、两日识格局、三日悟文明”的阶梯式体验展开设计,向世界游客发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邀请。

郑州入境游精品线路推介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郑州此次发布的入境游精品线路,深度挖掘“山河湖城”自然格局下的5000年文明脉络,将世界遗产、考古遗址、非遗技艺与现代都市地标有机融合,覆盖老中青少全龄段需求,旨在推动郑州从“旅游中转站”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跨越。记者 张晓璐 许怡童

扫码查看具体线路
“现场比电影更震撼”
少林功夫惊艳世界宾朋
“我来过河南很多次,却还是第一次来到嵩山少林景区。真正踏入这里才发现,和我想象中很不一样,规模更宏大。”10月23日下午,由国内外120余位城市代表团成员组成的参访团,走进河南登封开启“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专题参访之旅。外宾们先后参观了少林景区常驻院、塔林,在武术馆内欣赏刚劲有力的少林功夫展演,感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的禅意悠远与气势壮阔,沉浸式领略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韩国《NIHAO中国》杂志主编严志希直言:“现场比电影里看到的更震撼。”

嘉宾走进少林景区
参访活动首站,代表团一行首先抵达嵩山少林景区。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以其深厚的禅宗文化和精湛的少林武术闻名于世。远道而来的嘉宾一下车便纷纷拿起手机合影留念。“郑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我能感受到这里历史悠久的文化,希望以后两市之间能保持更多的联系和交流。”保加利亚舒门市副市长尼古拉·科列夫说道。
“我看到的这些建筑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已有约2000年历史,却依然保存完好。有机会来看看,能了解到更多过去的故事。”新加坡华侨陈启昭表示。
当暮色漫过嵩山少室山的轮廓,嘉宾坐在露天剧场,山风带着草木的气息扑面而来,一场以禅宗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户外实景文化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开始了。整场演出分为《水乐·禅境》《木乐·禅定》《风乐·禅武》《光乐·禅悟》《石乐·禅颂》5个乐章,音乐设计贯穿“春夏秋冬”的轮回意象,与少林武术的刚劲相交融。山顶光影与轮回鼓声交织,与嵩山实景相映,自然景观与人文演绎相结合,让观众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震撼中体悟禅宗“万物皆悟”的哲理。演出结束后,嘉宾的掌声依旧不停,他们赞叹道:“太震撼了,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记者 刘盼盼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马仪亮演讲
非遗展览话传承 文创市集启新篇
10月24日,世界市长对话·郑州暨2025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开幕式隆重举行。与开幕式同期举办的“茶和天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及“郑州你好”甄选市集,成为展示郑州城市底蕴的重要窗口。

非遗展吸引中外嘉宾参观体验
“茶和天下”非遗展:沉浸式演绎东方美学
步入“茶和天下”非遗展区,一缕茶香扑面而来,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将人们瞬间带入一个宁静雅致的东方美学空间。身着宋制汉服的茶艺师动作行云流水,腕转盏摇间茶沫如雪,尽显宋代点茶技艺的精妙;旁侧焚香区青烟袅袅,与琴音花香交织,共同还原出宋代文人“四雅”生活的诗意场景。
这场以“茶香雅集·和合共生”为主题的非遗展,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除“宋代四雅”展演区之外,嘉宾还可沿动线解锁四大主题区域的特色体验。茶艺展演区采用“前席后架”格局,前有茶艺师演示冲泡技法、邀请嘉宾品茗交流,后有博物架陈列茶类精品,动态表演与静态陈列相得益彰;茶器荟萃区集中展示钧瓷、汝瓷等传世瓷艺,搭配银器、漆器等特色非遗文创,尽显器物美学与匠心传承;茶点琳琅区的花馍和茶果子造型精巧,有憨态可掬的瑞兽、寓意吉祥的纹样、色彩缤纷的牡丹等,看得嘉宾连连称赞;茶饮体验区则将“岐黄饮”养生茶与香道融合,嘉宾可品尝依据中医古法调配的茶饮,同时感受焚香静心的惬意。
巡展现场,众多外国嘉宾流连忘返。俄罗斯金砖国家组织主任达尼洛夫·亚历山大·根纳季耶维奇在各个展台前驻足细观。在这里,他第一次品尝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参茶与非遗花馍。当工作人员向他解释那枚造型富丽的花馍寓意“恭喜发财”时,他咬了一口笑着说道:“我们每个人都要恭喜发财!”朴素的祝福引来现场一片欢笑。
甄选市集:特色品牌展现产业活力
同期开展的“甄选市集”,则呈现了郑州作为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另一面——创新涌动、产业蓬勃。市集汇聚了蜜雪冰城、郑州文化旅游和体育集团、唐宫文创、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爱奇葩数码印艺等一批代表郑州产业特色与文化创新力的本土品牌与企业,它们带来的不仅是琳琅满目的“郑州礼物”,更是一座城市面向未来的产业抱负与文化表达。
在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的展台前,晶莹璀璨的培育钻石首饰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吸引了众多嘉宾的目光。“已经有许多嘉宾表现出购买意向了,说开幕式结束就来付款。”河南省培育钻石交易中心运营经理尚丽娜介绍,今天他们带来的不仅有各色培育钻石首饰,更有一款极具创意的“彩宝盲盒”——外观是朴素的黄河泥块,砸开后内部藏有一到两克拉不等的彩色宝石。这一融合地域文化与惊喜体验的产品,在刚布展完成没多久时就已“开单”。
河南是全球培育钻石产业的核心产区,凭借技术突破与全产业链布局,占据全球80%产能,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培育钻石已成为河南打造万亿级新材料产业、实现文旅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引擎。
而在另一侧的蜜雪冰城展台,熟悉的“雪王”正以其憨态可掬的笑容迎接着八方来客。展台工作人员介绍:“最受欢迎的是雪王IP周边,很多嘉宾爱不释手。”此次蜜雪冰城带来了丰富的文创周边,包括特色茶包、雪王系列摆件盲盒、城市主题冰箱贴等。这些充满设计感与品牌温度的文创产品,让国际嘉宾在趣味互动中感受到了中国品牌的活力与亲和力。
从非遗展的文化传承到市集的产业创新,郑州以“文化+产业”为纽带,为不同国家和城市的旅游交流搭建了务实平台,既分享了非遗保护与产业升级的经验,也倾听了国际伙伴的需求与建议。记者 魏滢

嘉宾参观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
本报记者 徐宗福 程维田 付瑞清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