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智赋能让养殖业更“聪明”,为畜牧品牌“出海”牵线搭桥,支持畜牧大县建设最高奖励300万元……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5条措施,拿出真金白银进一步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要让畜牧业稳产保供“有底气”,离不开奖励机制的“驱动力”。措施明确提出,支持畜牧大县建设,对肉蛋奶总产量年同比增幅超过10%、增量不低于0.5万吨且全省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每县(市、区)给予不超过300万元奖励。对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绿色合理区间且生猪养殖量贡献度全省排名靠前的县(市、区),利用生猪调出大县省级统筹奖励资金给予奖励,支持提升中小规模生猪养殖场智能化水平。
强化养殖加工利益联结,对年收购社会牧场生鲜乳1万吨以上的乳品加工企业每年每家给予不超过200万元一次性奖补。支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对新取得乳制品生产许可证的奶牛规模养殖场给予不超过200万元一次性奖补。
对新建、扩建存栏30万只以上蛋禽场和年出栏200万只以上肉禽场,按照每个不超过20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加强智能化设施装备推广应用。推进兔、鸽、鹌鹑、鸵鸟和地方品种等特色畜禽扩群提质增效,按照每县(市、区)不超过500万元的标准,每年支持3个县(市、区)开展高质量发展试点,提升我省畜产品市场供给能力。
加大畜禽养殖“小升规”主体培育力度,统筹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给予扶持,对年饲养量生猪5000头以上、牛1000头以上、羊1000只以上、家禽10万只以上的新增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每个给予不超过20万元一次性奖补。
措施提出,支持中小养殖场户设施装备升级,按照每县(市、区)不超过1000万元的标准,每年支持5个县(市、区)完善中小养殖场户饲喂、环控、管理等设施装备。
完善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打出品牌,对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措施提出,引导鼓励畜牧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展全链式改造升级,做大引领产业发展“链主”企业和区域头部企业,做优中小企业,打造优质畜牧企业梯队。对新获得国务院或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级称号的企业(项目、平台等),以支持项目建设方式,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鼓励优质畜禽产品申请“豫农优品”品牌标识授权,对新纳入国家级农业品牌目录和培育范围的畜牧品牌给予不超过50万元一次性奖补。记者 袁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