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了,可我还没下班。”——这或许是当下双职工家庭最真实的无奈。即使家中有老人帮忙,碰上临时有事,接送也会“断档”。
面对这一普遍的社会痛点,武汉东湖高新区五岭社区探索出一条新路:通过发动社区力量,由“共享家长”轮流接送孩子,大学生志愿者辅导作业,家长下班后顺路即可接回。这一模式被不少网友点赞,并呼吁在全国推广。
“共享家长”的流行,蕴含着邻里互助和社会治理的智慧。家长轮流接送孩子、志愿者辅导作业、孩子获得陪伴与社交,如此“一举多得”,不失为破解育儿难题的良策。在此模式下,宝爸宝妈、退休老人等有时间、有责任心的家长都可参与进来。其间善意的情感流动,值得称道。
当然,探索初期,“共享家长”模式必然面临一些问题。信任是第一道坎,有家长不敢让邻居照护孩子,怕出意外说不清;责任划分更是难题,孩子接送路上出状况,谁来担责没有定论;志愿者的顾虑也不少,作业辅导做不好,害怕引起争执;托育服务也需考虑,如何平衡不同模式的发展。种种问题表明,推广“共享家长”,依然任重而道远。
从长期来看,仅靠社区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层面共同支持,建立共享互助生态圈,增强社区融合和公共参与,赋能“儿童友好”“熟人社区”城市建设。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因项目刚起步,部分家长尚处观望期,目前接送学生人数不多。社区将召开家长交流会,进一步听取意见。同时,细化安全闭环措施,如完善志愿者管理、家校社三方联动机制等。并且,“接回孩子只是第一步。如何提供更好的辅导、更有趣的课程和活动,是下一步重点”。
“规范”与“激活”并举,推广“共享家长”。如此,解家庭之困,聚邻里之情,才能让善意与责任并行,让育儿之路不再孤单。
□评论员 韩静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