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总体情况发布 郑州常住人口较2020年增长48.6万人

2025-09-26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9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省“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情况。

“十四五”以来,河南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20年55.43%增长到2024年59.22%,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由8.46个百分点下降到7.78个百分点,全省新增城镇常住人口287万人,城市数量达38个。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75万人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放宽郑州中心城区落户条件,全省基本实现“零门槛”落户。自我省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以来,累计制发居住证超580万张,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非户籍常住人口覆盖范围显著扩大。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十四五”以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75万人,提前实现500万人的规划目标。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871万人、1149万人、1134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基本医疗保险加快实现应保尽保。

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不断完善入学政策、推进实现新生入学报名“一网通办”、增加公办学位。截至2024年底,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23.68万人,随迁子女在校生93.7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58%,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4.13%。

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487个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全省累计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487个、完成投资10918亿元,更新改造地下管网1.56万公里,新增供暖面积1亿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18.4平方米;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1万个、惠及群众174万户。打造了一批完整社区、美丽街区、活力片区,有力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河南建设。

统筹推进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省重点民生实事。“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74万户,基本建成棚改安置房88.8万套,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9万套,开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近1.4万套,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吸引集聚新市民、青年人创新创业,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累计建成73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域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县域GDP占全省比重近六成

推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全省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硬化路全覆盖,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4%,行政村5G和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均达100%。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统一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稳步建立。截至8月底,全省建成174个县域医共体,行政村和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深化县域放权赋能、省直管县财政、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三项改革”。2024年河南全省102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分别达到3.73万亿元、6617万人,占全省比重分别达58.7%、67.6%,成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支撑。

郑州都市圈发展能级加快提升

优化城镇体系,坚持规模和质量双提升。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为龙头,以洛阳、南阳副中心城市为带动,以郑州都市圈为抓手,以城镇协同区为支撑,“一主两副、一圈四区、多点支撑”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经济总量基本保持年均跨越千亿元台阶态势,2024年郑州经济首位度超23%,常住人口较2020年增长48.6万人。郑州都市圈发展能级加快提升,印发实施都市圈发展规划和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生态、水利、能源等专项规划,郑开城际铁路贯通运营、125项高频政务服务实现“双城通办”,“郑好办”牵手“汴捷办”“洛快办”“放新办”等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跨城云互通。2024年郑州都市圈以占全省15.6%的国土面积,集聚全省近30%的人口和近40%的经济总量,加快成为服务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沿阵地。

本报记者 孙雪苹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