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的发展,基于80年前的那次“涅槃重生”。
1945年8月24日,河南军区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戴季英指挥八路军野战支队全歼了登封城内的守敌,一张加盖有“登封县抗日民主政府”鲜红大印的安民告示醒目地贴在县衙大门上。从此,山河变了模样,旧貌换了新颜,登封人民开启了新的篇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16日,驻守登封城的日军100余人向南仓皇出逃。提前埋伏于东金店寨西北角的登封抗日第二区、第一区区干队和县抗日独立团一个排,在郭渊博、李纯如的带领下,待敌人接近时,一阵猛打,共击毙日军17人,并缴获三八式步枪7支、子弹2箱、手表1块、金笔1支。日军残部弃尸丢枪,向临汝方向狼狈逃窜。卢店、唐庄的伪军也随之逃到登封县城,加上城内剩余千余人,汉奸武装计有2000余人。
8月18日,根据军区王树声司令员关于野战支队解放登封县城的部署,支队司令员皮定均、政委张力雄及3个主力团精心制定了作战计划。军区派代表到城乡的日伪军驻地正告敌军,限定24小时缴械投降。当日夜,3个团冒着倾盆暴雨分别向登封县城挺进,扫除周边敌伪武装,包围了县城。
“我们的宣传队员使劲向城内的敌人喊话,让他们赶快向八路军投降,嗓子都喊哑了。男战士们有的用弹弓,有的用飞镖把传单一摞一摞投向敌群。”当时参加战斗的八路军女战士温敏回忆说。但是城内的敌人不甘心失败,还要做最后的顽抗。
攻城部队一边用严密的火力压制敌人,一边从地下开挖攻城通道。抗日群众拥军支前,家家户户合力挖墙,使部队顺利渡过护城壕沟,很快到达城下。3个团的七八个突击班,准备好登城的梯子。
8月23日限时已过,敌人毫无表示。凌晨,皮定均发出总攻的命令,八路军的迫击炮、手榴弹、机关枪、步枪、冲锋枪一齐开火,压住敌人城堡里的火力。突击班神速出梯,靠上城墙。第三团第六连、第四连从西门两侧登上城头,与敌人展开激战。第三十五团、第三十六团的突击班分别从东面和东南面突入后迅速向纵深发展,与敌人展开逐院逐屋的争夺。时而短兵相接,时而穿插包围,枪炮声、喊杀声响成一片。经过激战,中午时分,城内守敌被八路军毙伤俘获2000余人,鲜艳的红旗插上了古嵩阳楼。
8月28日,河南区党委、河南军区和河南行署机关,登封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都搬入原县政府大院办公。手持钢枪的八路军战士威严地站在县衙大门两边,大门旁墙上贴上了盖有抗日县长宁治国大印的安民布告。闻知城内日伪军被全部消灭,群众欢天喜地,奔走相告。许多人自发拥上街头,高呼:“欢迎共产党!欢迎八路军!”热情的人群中,有的提着茶水、有的拿着鸡蛋、有的抱着馒头,争相慰劳八路军将士。
1945年9月6日延安《解放日报》、9月8日《新华日报》都分别报道了河南军区部队首次收复登封县城的消息。全县解放的登封,成为豫西抗日根据地解放最完整的一个县份。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杨战伟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