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花钱,无需保健品,只需简单脱鞋,与大地亲密接触,即可获得健康的能量。告别空调房,让我们一同享受大地的恩赐!”炎炎夏日,各类低成本养生方式受到追捧,其中的“赤脚走路养生法”宣称可借助地热“祛湿寒”,部分网友反馈“缓解痛经”等效果。
俗话说:“接地气,寿命长,光脚丫,长得壮”,而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也提及“病家不接地气,故阴阳不通” 。那么脱下鞋子变身“赤脚大仙”,在高温的天气下零距离接触地面,这样的夏日养生方法有没有有力的理论支撑。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李琳解释,夏季人体阳气浮于体表,脏腑易虚寒。赤脚接触温热大地(属“阴”)能吸收“地气”,通过足底涌泉穴等60余个穴位引虚火下行,改善“上热下寒”体质(如口腔溃疡伴随手脚冰凉)。高温刺激还可按摩足底反射区,促进气血循环,辅助排湿。
科学实践三要点:
时段:上午7~10点(胃经当值):地面温而不烫,兼顾养脾胃。傍晚5~7点:地面余温适宜,避免正午高温烫伤及耗气伤津。
场地:优选草地、土地、沙滩等自然地面,利于地气传导。避开柏油路、水泥地(含化学物质)及尖锐杂物路段。
禁忌人群:糖尿病患者(足部感觉迟钝易烫伤)、足部破损者、孕妇。阴虚火旺者(五心烦热、盗汗)及急性发热期患者。
温馨提示:寒湿重者初试时间宜短(5~10分钟),再逐步延长,此法虽为低成本养生手段,但体质特殊或患慢性病者应先咨询中医师。此外,三伏天也应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寒气趁虚而入,影响身体健康。
记者 汪永森 实习生 刘硕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