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李新军: 全力建设产业兴盛、魅力宜居、活力善治的新惠济
市人大代表、惠济区委书记李新军表示,将全力建设产业兴盛、魅力宜居、活力善治的新惠济。
坚持创新引领,以郑大“中部728创新港”和河南理工大学郑州校区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郑州北部创新高地。
坚持发展优先,树牢“发展第一要务”理念,以古荥片区、大运河片区、花园口片区和“一园一港”建设为依托,全力以赴谋项目、引项目、建项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项目为支撑带动区域大发展。
坚持民生为大,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好“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夯基固本,全力抓好安置回迁和保交房、问题楼盘化解攻坚战,实现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目标。
市政协委员曹东锋: 奋力开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天地
“政府工作报告对国资国企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国资国企工作的高度重视。”市政协委员,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曹东锋说。
曹东锋表示,市国资委将强化“三标”意识,深化“两转一提”,立足自身岗位职责,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带动国资国企上下“干”字当头,锚定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这一目标,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新兴领域组建专业化子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城市运行,更加有效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奋力开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天地。
市政协委员柏利: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升级为核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高质量发展理念,这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为郑州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市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柏利表示,北京理工大学郑州研究院在人才快速汇聚、平台快速落地、企业快速孵化等方面已取得不少成绩。接下来,研究院将进一步聚焦郑州市重点产业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全力建设高校异地研究院成果转化的标杆示范区,进一步推动郑州市科技与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为郑州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人大代表程洋: “三标”引领勇争先 向新而行作贡献
“新密将持续走好‘生态立市、制造业强市、文旅兴市’之路。”市人大代表、新密市委书记程洋说。
坚持创新引领强链延链,在提质增效上求突破。围绕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卫材医药、节能环保等,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倍增。
注重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在矩阵提升上求突破。以“A级景区+美丽乡村”带动民宿、餐饮、购物、研学、文创等业态融合创新提质发展。
突出要素集聚积厚成势,在一园一业上求突破。以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引领,深化“三化三制”改革,谋划建设提升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突出、运营管理规范、配套设施完备的专精特新园区,入园上下游企业超1000家。
市政协委员宋霖: 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培育“绿色出行”文化
市政协委员,郑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宋霖认为,郑州应持续发力,努力构建以公共交通出行为主导的出行结构,培育“绿色出行”文化。
宋霖说,当前郑州市私家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出行方式保有量很大,这些出行方式虽然方便,但同时也会造成城市交通道路的拥堵,建议政府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引导,提升广大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意识,营造文明畅通的交通出行环境。“在培养市民绿色出行习惯的同时,公共交通企业也要进一步优化公交线网,加强公交和地铁的融合,提升接驳力度、提高服务质量,高品质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宋霖说。
市人大代表杨云泽: 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郑州总部枢纽
市人大代表、河南万邦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云泽说,今年万邦集团将扩大农产品商贸流通产业集群规模,增强万邦网络体系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郑州总部枢纽。
未来3年,万邦集团将在中牟新区新增投资30亿元,重点建设河南中药谷、厚疆总部综合体、粮油市场二期等项目。今年,集团在中牟新区建成总部综合体项目并投入运营,高标准谋划集“中医药+药食同源+文旅”于一体的河南中药谷项目,争取该项目以及粮油市场二期项目在年内实现开工建设。进一步增强郑州物流总部职能和影响力,促进现代农产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创新培育中医药消费、康养、文旅产业链条,助力打造“豫药”品牌,建设中医药强市。
市政协委员杨河洲: 加强应急技能培训 关爱职工身心健康
“通过配备应急药品、AED等设备,员工将有更多机会抓住急救的‘黄金4分钟’,提升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保障生命安全。”杨河洲认为,企业不仅需要引导员工提升对身心健康和应急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还要指导他们掌握心肺复苏、AED设备使用、海姆立克等急救技能,建议相关单位在办公楼、写字楼、生产车间等地配备好AED设备与急救药品,做好常态化应急演练,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安全。
市人大代表姜会雁: 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 规范多媒体教学
“现在的教育教学方式日益科技化、电子化,学校教育教学中多媒体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势必会给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视力造成一定影响。”市人大代表、郑东新区龙腾小学校长姜会雁建议,减少中小学校使用多媒体教学使用频次,多措并举保护学生视力。
姜会雁表示,要规范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频次,对哪些课程需要用、用多长时间等进行明确,尽量减少每节课使用多媒体的时长。建议小学每堂课使用多媒体应少于15分钟,中学每堂课应少于20分钟。
倡导教师采用黑板书写的方式教学,中小学生以书写为主的作业形式,减少电子打卡,规范书面作业,减少学生过度用眼的情况。
记者 王军方 薛璐 王思俊 卢文军 覃岩峰 李居正 张竞昳 陶然/文 李焱 李新华 徐宗福/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