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李小虎:
打造未来产业核心承载区 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
市人大代表、郑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小虎表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再造新经开”的势能快蓄积、动能加速转换。
下一步,郑州经开区将进一步聚焦创新发展主责主业,锚定“两区一枢纽”目标,坚定不移实施“四大工程”,全面强化产业筋骨,奋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创新赋能,打造全国科技创新应用引领区。同时,持续推进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不断提升开放能级,奋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为全市实现“三个高于、两个提升”、开创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贡献经开力量。
市人大代表于泽阳:
探索“智慧煤电+新型储能”发展新路径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煤炭传统行业来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市人大代表,郑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泽阳表示。目前,郑煤集团正在积极筹备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落地新密的项目,有望盘活东风电厂储能电站周边百余亩闲散土地,建成新密市区域内装机容量最大的储能项目。
“我们今年将继续从绿色煤炭、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方面着手,夯实新质生产力基础,探索出一条‘智慧煤电+新型储能’的低碳发展新路径,推动煤炭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平稳转型。”于泽阳说。
市人大代表任东勇:
推进“妈妈餐厅”建设 切实办好民生工程
“如今的‘妈妈餐厅’,已成为居民家里的第二餐厅!”市人大代表,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党委书记、理事长任东勇说。
2024年河南省及郑州市先后出台发展养老助餐服务实施方案,管城区积极打造8家“妈妈餐厅”老年助餐品牌。郑州市馨家苑社区服务中心精心打造商城花园“妈妈餐厅”,自去年12月开业以来,每天上门顾客1000人左右。
任东勇建议,扎实推进“妈妈餐厅”建设力度,通过配餐助餐服务,打造干净卫生、价格实惠、暖心惠民的民生工程,深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代表朱文丽:
加大项目投资力度 持续提升营商环境
市人大代表、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朱文丽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稳定增长、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作了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政府对主导产业的重视,也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绿色发展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面,惠济区取得了显著成效。”朱文丽建议,加大项目建设投资力度,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对空间规划、土地配置、产业导入、政策制定上给予更多支持。
市人大代表鲁晓华:
加大对基层儿童活动阵地建设力度
近年来,郑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持续深入,全市共建设社区儿童之家3009个,在多家公共图书馆和城市书房设置了儿童阅览区。
市人大代表、凤凰台街道党工委书记鲁晓华建议,政府加大对基层儿童活动阵地建设及后期运营的投入力度,改善更新活动阵地的硬件设施;引进专业队伍,精心挑选社会组织,实现管理人才的专业化;为每所“儿童之家”设立1至2名儿童工作公益岗位,由社区聘请熟悉并热心儿童工作的社会工作者负责“儿童之家”的管理和运行;丰富服务内容和方式,开展推广活动,扩大基层儿童活动阵地在群众中的知晓率、吸引力。
市政协委员张远扬:
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垂类模型之都”
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河南省委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张远扬建议,将郑州打造成“新一代人工智能垂类模型之都”,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产业变革。引进2~3家适配郑州优势产业的通用大模型公司,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垂类模型研发应用生态创新中心”,面向全国招募优秀垂类模型创新项目落户郑州。统筹算力规划,由郑州投资平台牵头,联合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及智能算力基础服务商,发起郑州人工智能算力应用及产业发展联盟。设立人才培养专项及创投引导基金,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引留。
市政协委员许言午:
借力人工智能革命提升郑州创新生态
市政协委员、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大区执行总经理许言午认为,郑州需要以“大模型+新质生产力”为抓手,打造中部大模型创新策源地,构建垂直领域应用示范体系,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化生态,抢抓大模型机遇、提速新质生产力发展。
许言午建议,构建普惠化算力服务体系,建设城市级算力调度平台,打造大模型产业应用标杆,建立大模型开源社区;构建“引育用留”人才生态,设立大模型人才专项基金;由链主企业牵头,联合科研机构制定行业标准,推动算力、算法、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市政协委员赵海亮:
扶持乡村工匠名师 激活乡村振兴“匠心力量”
“传统手工艺多依赖‘师徒相授’模式,传承效率低、产业规模小。”市政协委员、巩义市曌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海亮说。
赵海亮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工匠完善培训设施、扩大带徒规模,推动手工艺向产业化转型。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譬如给予税收优惠、助力品牌推广等,帮助乡村工匠提升市场竞争力。赵海亮期待,通过系统性扶持,将分散的匠人资源整合起来,打造郑州特色的文化名片。“希望社会各界携手促进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为文化传承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市政协委员朱加军:
打造特色鲜明夜间经济带 释放城市消费活力
“要激发郑州夜经济活力,合理规划夜间经济区域,打造特色鲜明的夜间经济带,串联现有商圈、街区和园区,形成联动效应。”市政协委员、河南智慧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加军说。
朱加军建议,加强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夜经济”地标;围绕“夜餐、夜娱、夜购、夜游”四大主题,发展科技含量高、体验性强的消费形式。同时,要不断丰富文化娱乐活动,培育音乐节、戏剧表演、艺术展览等夜间展演活动,提升文化吸引力,打造文旅商业地标,提升郑州在全国夜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
记者 王译博 薛璐 王思俊 王翠 张竞昳 赵冬 陈凯 杨柳/文 周甬 徐宗福/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