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全力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
建设中的宁德时代河南洛阳基地二期项目塔吊林立;郑州航空港区中原医学科学城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春天里的中原大地,充满生机活力。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河南以项目建设作为主抓手,努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稳增长的动能。去年,全省实施“三个一批(即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项目1.68万个,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9718个,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指出:“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
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落实好挑大梁的责任,河南全力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为稳住经济大盘、持续改善民生、积攒发展后劲提供坚实支撑。
既重当前又谋长远,着力把各项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辉县市孟庄镇,京东物流(豫北)智慧物流港项目建设现场,两个大仓库已经建成,物流港综合楼顺利封顶,其它楼体正在加紧施工。
项目总投资6亿多元,总体规划为六大中心、两大基地和一个总部。去年开工建设,当年就实现部分投产,带动数千人就业。
“既考虑尽快见效,又有长期规划。”孟庄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田东芳满怀憧憬,“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豫北地区综合性物流枢纽,潜力巨大。”
兼顾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确保“吃了上顿有下顿”,发展的底气才能始终充足。
河南坚持前瞻性思维、树立战略眼光,积极做好重大项目研究谋划储备。
去年9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重大项目研究谋划储备机制(试行)》,进一步做好重大项目“从0到1”的谋划生成和“从1到10”的加快推进,推动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的滚动接续机制,有效提升项目谋划储备的质量和深度。
“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在谋、在库、在建’项目常态保持一定数量和质量,省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库的项目不少于100个,根据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调整。”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河南从谋划储备项目库中遴选焦洛平高铁、南水北调观音寺调蓄工程等6个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名单,涉及总投资额1646.8亿元。
用好自身特色优势,河南着力把各项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凭借产业体系完备优势,河南招引上汽集团在郑州建设新能源电池工厂;发挥农业资源丰富优势,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原未来食品科技城项目在漯河市郾城区加速落地……河南细数家底,扬长补短,围绕创新能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发展等领域持续发力。
今年,河南继续放大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力争实现整车产量200万辆、新能源汽车140万辆,加快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漯河金海千亿级氟硅新材料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雄商高铁、平漯周高铁等项目,开工建设商丘机场、南信合高铁等项目,建成沿黄高速公路、周口港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等项目。
既做大总量又提升质量,以项目结构之变推动产业能级提升
从事研发的人员是制造工人的5倍,人均生产率提高了67%,郑州恒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启发展新篇章。
作为一家煤矿综采智能化成套控制系统供应商,郑州恒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度面临发展空间不足、设备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恒达公司新基地建设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大项目之一,重点保障推进。
“更多自动化数字化设备进场,让我们得以把宝贵的人力转移到研发和服务上来。”公司总经理助理连东辉介绍。
项目建设,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河南于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发挥优质企业、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以项目结构之变推动产业能级提升。
洛阳市伊滨区,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厂区,满载新能源电池产品的白色大货车缓缓驶出。
以宁德时代项目为牵引,9个产业链企业也同步签约落地。一个千亿元产值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在洛阳呼之欲出。
“在谋划、推进项目建设时,我们把重点聚焦到产业发展上,以核心的大项目建设牵引上下游项目同步落地,由点到面,集群式发展。”在河南省政府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陈波看来,一个重大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重大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
重大项目、优质项目,为河南稳增长、调结构、增动能提供坚实支撑。2024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2%、12.0%。
扩总量、提质量,河南日前发布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以“质量第一、优中选优”为原则,全省共遴选省重点项目1037个、总投资约3.1万亿元,力争完成年度投资1万亿元左右。
助力项目建设提质升级,河南以更大力度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全力推动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郑州研究院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推进超短超强激光实验装置建设,开工建设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一个个高能级创新平台,为河南未来发展蓄力。
既优化环境又靠前服务,树立“让各要素跟着项目走”的鲜明导向
在开封汴东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开封宸亚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碲化镉薄膜发电产线项目正加快推进,建成投用后将成为国内领先的单条碲化镉发电玻璃组件生产线。
“我们已在开封投资了多个项目,这里的干事热情高、办事效率高、服务水平高!”该公司总经理徐明杰连声称赞。
协调解决资金缺口,全程代办相关施工手续,帮忙招募培训工人……开封为大项目、好项目提供全流程、保姆式、创新型服务。
“通过实施大项目‘联审联批+预审批+代办制’,企业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开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红伟说。
河南实施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健全完善重大项目月调度、建设核查等制度,实现7195个事项“掌上办”,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流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对已经谋划生成的项目,河南加速提升前期工作深度,做到“手续等政策、条件等资金、钱到即开工”,确保项目签约的早落地、开工的早投产、投产的早达效。
“树立‘让各要素跟着项目走’的鲜明政策导向,全方位、全周期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陈波介绍,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实行用地、能耗指标省级统筹保障,优先安排政策资金。
各地因地制宜,让政策落地更具实操性。郑州实行项目红、黄、橙、绿“四色信号”动态管理和市、县、主管行业部门“三层推进”;南阳开发建设重点项目全过程监管服务平台,实时掌握进度、解决问题;漯河建立“用地并联审查制度”,最大限度缩短土地报批时限……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河南常态化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引导干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滚动实施了一大批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河南省委书记刘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