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园有戏!豫剧沉浸式驻场演出在京启动

2024-05-17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5月16日,“京园有戏——豫剧人李树建入驻北京河南大厦媒体见面会暨启动仪式”在北京河南大厦举行。 豫剧沉浸式驻场演出在京启动,这也是豫剧人李树建在上海、郑州两地打造沉浸式小剧场驻场演出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标志着豫剧人李树建“豫园(上海)·京园(北京)·家园(郑州)”三步走战略落地生根。

此次活动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北京河南大厦、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等单位承办。发布会上,主办方宣布:由豫剧人李树建倾力打造的“京园有戏”豫剧沉浸式小剧场驻场演出,5月16日起正式落户北京河南大厦六楼小剧场。从本月开始,每月都将在这里连续上演三场精彩的戏曲演出。

作为豫剧沉浸式小剧场驻场演出在北京的启动演出,5月16日晚,“京园有戏”戏曲名家演唱会在北京河南大厦四楼小剧场举行。戏曲名家李树建、贾文龙、王惠、王红丽、金不换、杨帅学等将和多位青年才俊一起,为首都观众奉献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全面领略河南戏曲的魅力。

河南历史文化厚重,戏曲戏剧种类繁多,此次演出豫剧打头阵,除了《程婴救孤》《村官李天成》选段等精彩呈现以外,还有诸多其他剧种。比如,曲剧《李天保》选段 、宛梆《打金枝》选段 、越调《火焚绣楼》选段、话剧《红旗渠》片段 、京剧《状元媒》选段等也将和观众见面。河南坠子《西游记》、素有“新时代河南曲艺新名片”之称的喷空团队带来的喷空《有话好说》,也将让观众领略河南曲艺的独特韵味。而在5月17日、18日晚,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李树建,将带来沉浸式豫剧《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这也是他“忠孝节义”中华美德四部曲中的两部重要剧目。

伴随着豫剧沉浸式小剧场驻场演出在北京的启动,标志着豫剧人李树建“豫园(上海)·京园(北京)·家园(郑州)”三步走战略落地生根。今年1月21日至23日,“豫园·豫剧·遇知音”豫剧人李树建入驻上海豫园系列演出举行,正式开启了古老豫剧在时尚上海驻场演出的新模式。在上海的驻场演出,至今已连续演出四个月,每个月上演三场。今年2月20日,“家园”豫剧人李树建入驻河南艺术中心小剧场沉浸式驻场演出正式开启,每个月连演三场,至今已连续演出了三个月。

在沪豫两地的驻场演出,以豫剧为主,其他多个剧种参与;参演节目不限地域、不限剧种,甚至上演国潮戏腔;参演人员不限年龄、不限流派;舞台大胆革新,传统舞台变成了T台;演员从小剧场的各个角落出场,与观众巧妙互动甚至让观众成为“演员”,亲切感、沉浸感油然而生……驻场演出颠覆了以往的演出方式,以更加贴近年轻人的姿态,让传统文化吸引大批年轻观众,反响强烈。

“戏曲是演给观众的,没有观众,戏曲就失去了生命线。然而,戏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老年观众多,年轻观众少;到农村演出的多,到城市演出的少;城市演出送票的多,买票的少。”李树建说,在上海、郑州、北京打造沉浸式驻场演出,就是为了守住老观众,培养新观众,打破戏曲“三多三少”的传播瓶颈。毕竟,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豫剧传承发展最朴素的真理,还是要面对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而豫剧要想有更好地未来,归根结底,还是要推出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新一代年轻观众。

观众们讲,李树建是豫剧领军人,但身为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的李树建却说,自己永远不是豫剧领军人,而是豫剧的看门人、守门人、传承人,如今又做了豫剧沉浸式小剧场驻场演出的探路人。

“探路人是有风险的。为了把三地的驻场演出做好,我硬着头皮,厚着脸皮,抱着脱一层皮的精神,穿梭于北京、上海、郑州之间,我愿意为豫剧事业粉身碎骨,和广大戏曲人一道,争取让豫剧脱胎换骨。”李树建还透露,待这种模式成熟之后,还将在河南省其他17个省辖市逐步展开,全面开花,为戏曲的传承传播开辟出一条新路子,让戏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守望的精神家园。

记者 崔迎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