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街区唱响,豫剧焕新出彩。5月5日,“豫见新生·戏韵无限”2025豫剧艺术潮流周在郑州商都阜民里文化街区圆满落幕。
作为去年商丘古城“豫剧文化艺术周”活动的创新延续,5月1日至5日活动期间,这场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主办的文化盛会,以“非遗活化、豫剧出圈”为核心,将活动落地郑州潮流地标阜民里文化街区,并联动郑州各大网红地铁站、商城遗址等城市文化符号,通过“传统艺术+都市场景”的融合焕新,为豫剧传承注入年轻动能(如图)。
豫剧快闪巡游、名家表演、小剧场互动、非遗传承人技艺展示等内容通过短视频及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化热潮。
相较于去年商丘古城“古风沉浸式”场景,今年活动以“城市即舞台”为理念,突破传统剧场边界。活动开幕前夕,豫剧演员团队在郑州各大网红地铁站、商城遗址等地标发起快闪预告,通过片段式的创意演绎,吸引年轻人驻足互动。主会场阜民里街区巧妙融合传统戏曲元素与潮流街区氛围,豫剧打卡点、霓虹灯牌与戏曲舞台交相辉映,游客可随处打卡拍照,感受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魅力。
大剧场内,王惠、袁国营、关小凤、陈新琴等豫剧名家轮番登台,倾情演绎《桃花庵》《花木兰》《三哭殿》《穆桂英挂帅》《战洪州》等经典剧目。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邀约的豫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王惠,其以《花木兰》经典唱段点燃全场热情。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两度“文华奖表演奖”得主,王惠的表演刚柔并济、气韵磅礴,再现了豫剧艺术的经典魅力。与此同时,新增的“豫剧小剧场”板块邀请青年演员打破固定舞台限制,以更具活力的表演形式诠释经典角色,观众可边走边看,体验“戏在身旁”的沉浸式观演乐趣。
非遗市集延续去年“非遗+体验”模式,进一步强化互动性与年轻化表达。今年的非遗市集汇聚了银饰锻制、汴绣、钧瓷等30余项非遗技艺,匠人们现场展示技艺,游客们有机会参与制作汴绣、香囊等,感受指尖上的文化传承。
活动收官当日,豫剧名家关小凤以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选段压轴献唱,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五一”期间,商丘古城同步推出“梨园争艳,唱响古城”主题活动,与郑州豫剧艺术潮流周形成呼应。
记者 秦华/文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图
《郑州日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