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运河遇见诗歌——2025年大运河文化阅读行·郑州站圆满收官

2025-07-28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明史诗,诗歌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故事。7月26日,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继绍兴、淮安、淮北等城市后来到河南郑州,在郑州图书馆开启了一场以“天地之中 诗河交响”为主题的座谈分享活动。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首都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主办,郑州图书馆承办。作为一座诗人足迹遍布,文化脉络绵延的历史文化名城,活动的举办旨在推动郑州运河文化与诗歌文化相互交融,让读者与群众进一步认识郑州,了解郑州。

活动在河南特色十足的豫剧表演《花木兰》选段中拉开帷幕。在座谈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新闻与传播研究室主任冷凇,历史文化学者阎铁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郑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程韬光3人围绕 “郑州与大运河的渊源与文化特点”“郑州文脉和唐诗基因”“唐诗文化、运河文化的现代化传播”三大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据了解,郑州不仅是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的故乡,还是最早与运河结缘的城市之一。隋炀帝自郑州荥泽枢纽起,西通河洛,南达余杭,北至涿郡(北京)修建隋唐大运河,宋代以京城为中心的“四大漕渠”——汴河、黄河、惠民河、五丈河,其中有3条经过郑州,从此奠定了郑州在水路交通中的枢纽地位。

“郑州的文化魅力,正在于运河的‘流动’与唐诗的‘永恒’形成的奇妙平衡。”座谈会上,通过3位专家学者的深度探讨,一致认为,在当今时代,郑州的文化特质正在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宝贵启示,提示我们更加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古老的运河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座谈会场外,特设的运河主题文化市集也吸引了许多市民和读者来体验。从糖人、糖画、木版年画制作,到来自省内外多家图书馆、博物馆特色文创品展出,活动共吸引了“线上+线下”近140万人次观众共赴这场文化之约。与此同时,“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活动”郑州站独家定制的城市漫游活动也同步展开,嘉宾与读者在郑州的杜甫故里、双槐树遗址、汉霸二王城等地留下足迹。

郑州图书馆有关工作人员表示,此次郑州站活动,让流淌的运河文化与传颂的唐诗名篇,共同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化纽带,生动诠释了“流动的遗产”如何在当代焕发新生。据悉,下一站,大运河文化阅读行将驶向山东德州,在古运河畔续写“漕运记忆与齐鲁文脉” 的新故事。

记者 李居正 文/图

分享到: 编辑:李佳露 统筹:赵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