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节后综合征 妙招让你回巅峰

2024-02-27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退出春节档,以圆润的身体迎接2024年的生活与工作”“脑子还在休假,身体已经上班”“用300多天的辛勤换几天的黄粱一梦”……正月十五已过,上班上学步入正轨。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热搜、抖音等各大社交平台,关于“假期完美收官,上班焦虑不安”相关话题频频上热搜,不少人出现了一系列心理、生理上的不适。

白天没精神,晚上精神抖擞,每天身心疲惫,睡眠紊乱、肠胃不适,容易积食、眼酸背痛,全身乏力等不良症状。

如果你也出现了以上症状,就要警惕自己是不是患了传说中的“节后综合征”了。

节后综合征成“流行病”

“春节我回了老家和家人团圆,每天吃喝玩乐,睡到自然醒,完全没有工作的压力。”95后的安女士是一名企业工作人员,春节过后,她已经回到了工作岗位,但她从假期最后一天晚上开始就感到情绪低落、失眠,白天一干活就犯困,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工作。

不止是上班族,开工接档开学,有些学生族回归校园,也出现了“各种不适”。“我女儿在返校后,说总感觉上课时如坐针毡、心情烦躁,老师讲的什么一句都没听进去,和朋友聊天也少言少语的。”市民刘女士还发现,假期尾声,女儿在家总是会莫名其妙发脾气,每天魂不守舍,茶饭不思。

除了上班族、学生党,春节一过,随着子女、儿孙相继上班、上学,老年人群会出现失落、孤独、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表现,这种现象也是所谓的“节后综合征”。72岁的胡兰亭今年过了个团圆年,她的孙女常年在广州,每年就过年回来一次,初六孩子走了,胡兰亭这几天晚上总是睡不着觉,胃口也变差了。

“节后综合征又被称作‘假期综合征’,是长时间休息,特别是7天以上的休息结束后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具体心理表现为抑郁、焦虑,主要由于日常工作忙碌,假期过于放松,面对持续的紧张快节奏一时无法适应,导致假期后不能适应现有的工作节奏,工作效率变低。”心理咨询科主任陈品表示,除了心理上,许多人还伴随着肠胃不适消化紊乱、睡眠紊乱精神萎靡、腰酸背痛等一系列生理上的不适。而且节后综合征并不只对上班族、学生党、老年人,自由职业者等各路人马都有可能中招,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生理心理急需过渡适应

为什么会出现节后综合征?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大家普遍存在两大忧虑,一是觉得假期不够长,没有充分放松身心。二是新的一年,工作、学习、生活目标又要重新设定,感觉心理压力山大。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长假的各种放飞自我打乱了原本的生活作息规律,从而引起生理和心理不适应,诱发身心适应能力下降所致。”陈品表示,现代人平日处于紧张、高压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中,会对长假产生“解放身心、彻底放松、远离压力”的过度期待,当长假结束的时候,心理上就会出现“又要回到枯燥的生活中”的巨大落差里。再加上一部分人群在假期中的生活状态相对于平时有很大不同,从作息不规律、吃喝玩乐一下子回到井然有序的工作里,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都需要一个过渡适应的过程。

生活 情绪 饮食 多措并举

遇上“节后综合征”,我们应该怎么自我调节?

陈品表示,学生党、上班族可以通过生活、情绪的调节来适应转变。“首先在生活上,要保持作息规律。白天尽量不喝咖啡和茶,睡前不要做任何动脑的活动,可以适当做点轻柔活动,可以洗个热水澡,或者用热水泡脚。睡眠时长应在7至8小时,需要时可在窗帘上加个遮光层。同时,适当运动,加强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从而加快胃肠消化和吸收功能。在心理上,复工后的第一周,可以适当降低自我期待值,逐步恢复到满负荷工作状态。还可以在工作间隙适当进行一些渐进性肌肉松弛练习,清空思绪,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自己身体目标肌肉的感知上。感觉疲惫时,可提拿颈项部、肩部10次至15次。”

而针对老年群体,陈品表示要从子女、自身两方面入手解决。子女方面要多与老人沟通,让他们正确看待家人团聚与离别;平日,儿女应多给老人打电话,问冷暖,报平安;老人方面,要对孩子们选择生活方式给予理解;还要让老人自己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平日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下象棋、练书法、太极等,增强免疫力。

在饮食方面,西医、中医也都给出了建议。

营养师李彩玲建议,节后要注意调整好饮食结构,给肠胃“减负”。每日晨起空腹一杯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定时定量进餐,控油、控糖、控盐,以清淡为主,烹饪时用葱、姜、蒜、胡椒等一些芳香配料来代替调料;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南瓜、番薯、玉米及各种绿色蔬菜等;多吃一些消积食品,比如苹果、柚子等酸性水果,加快胃肠道新陈代谢,减轻肥甘厚味带来的胃肠道负担;老年人应少量多餐,食物细软易消化为宜,可多食用羹汤如银耳粥、面条汤、疙瘩汤。

中医方面,针灸科医生陶莉给出了建议,平时泡茶宜喝金银花、菊花、茉莉花、玫瑰花、陈皮山楂等消食化积,清热去火的茶饮;煲汤可加入大枣、莲子、酸枣仁、龙眼肉等食材用来安神助眠。

然而,假期后出现疲惫、忧郁等不适症状,这些都是重新投入工作时的正常反应,是身体出现亚健康的状态,并不属于生病,不必紧张焦虑。陈品表示,多数人两周左右会自行好转,不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影响。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李娜 见习记者 陶然

分享到: 编辑:周爱巧 统筹:欧阳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