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收心指南,帮你缓解“节后综合征”!

2022-02-14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大家想到要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是不是感到有点提不起精神、焦虑、困倦,甚至出现明显的睡眠障碍或抑郁情绪?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的表现

1.睡眠紊乱,精神不振

睡眠紊乱是指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突然改变,打乱了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导致的睡眠障碍现象。在小长假期间,一旦纵情玩乐造成作息黑白颠倒,就会引起人体生物钟紊乱,带来夜间精神抖擞、白天精神不振等情况。

2.消化不良,肠胃不适

在春节期间,家里通常储备大量的美食,加上亲友间经常性聚会,很多人就会陷入美食陷阱。在短时间内胡吃海喝、暴饮暴食容易造成积食,引发神经性厌食现象。此外,身体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也易诱发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病症。

3.沉迷网络,眼睛不适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求知学习、休闲娱乐和了解世界的新渠道,但海量的信息容易诱使年轻人对其产生依赖性。因此,部分年轻人会在放假期间,不分昼夜地报复性沉迷于网络,这就容易引发头痛不适、眼睛发干、视物重影等症状。

4.加倍恋乡,抗拒上班

七天假期转瞬即逝,很多人还对假期流连忘返,上班的日子就近在眼前了。在强烈的现实反差之下,有些人会出现强烈的恋乡情绪。同时,一连数日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到了上班的日子不能马上调整生物钟,就会对上班产生抗拒甚至恐惧心理。

节后综合征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活节奏打乱,破坏了惯有的生物钟。放假后,一下子有较多空余时间,节奏不再那么紧张,觉得难得放松一下,迷恋电视、网络,亲朋聚会、娱乐玩耍、外出旅游,加之除夕夜守岁,熬夜成了必然现象,休息的时间反而比平时上班时还少,作息时间和规律被打乱,扰乱了生物钟。

其次是节日期间饮食不合理,暴饮暴食,甚至烟酒无度,造成营养搭配不均,身体各器官超负荷运转,功能紊乱,也导致体重剧增。

第三是缺少运动,难得放松,迟睡迟起,又忙于走亲访友,没有时间与精力进行适当运动。

如何缓解节后综合征

1.给自己一个缓冲期

假日期间就要慢慢调整作息时间。假期的最后一天,可以有意识地做一些与工作有关系的事,如看看报、思考一些问题,有助于走出休闲、懒散状态。

2.学会转移注意力

假期将要结束时,可以抽些时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刚开始上班,要注意心理上的平稳过渡,学会转移注意力,将精力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来。

3.适度进行体育活动

学会自我调节,适度进行体育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以尽快恢复到原有的生活状态。每天1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以运动后疲劳感于10~20分钟内消失为宜。如遇到雾霾天气应避免室外运动,采用室内活动和家务劳动也可以达到同样的锻炼效果。

4.保证睡眠缓解疲劳

入睡前尽可能做到身心放松,可用热水洗脚、轻按头部、适度散步、欣赏音乐等方式调整。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调整睡眠节律,缓解疲劳。尽量早休息,在固定的时间躺到床上。睡前半小时不吃东西,不喝大量水,睡前去卫生间,避免起夜的干扰。

5.清淡饮食多喝水

每日晨起空腹喝一杯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饮食上坚持“少盐、少油”原则,少量多餐,食物细软易消化,帮助胃肠道尽快恢复正常运转。另外,可以多选择进食一些能促进肠道排出毒素的食物,如山楂、魔芋、黑木耳、海带、猪血、山药、苹果、草莓、蜂蜜、糙米等,养胃排毒。也可在每天下午三点左右为自己补充一杯酸奶,帮助胃肠道恢复肠胃菌群平衡。喝红茶或绿茶来清除胃肠道的油腻也很有效,还可以喝点金银花茶、菊花茶,不但清香可口,还能去火生津,使胃肠道尽快恢复正常。

6.有积极的心理暗示

每个人都会在内心和自己对话,无论对话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的内心都会自动接受和记录,进而决定面对类似问题时产生的情绪及采取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所以,为了快乐地工作、生活,请多给予自我积极的心理暗示。

郑州市金水区健康促进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

分享到: 编辑:闫佳佳 统筹:张改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