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最浪漫的胡同从这里开始
一方里巷,一番风韵。
最近,管城区阜民里文旅街区惊艳亮相,一跃成为朋友圈中的“顶流”,可谓是老街巷焕发了新气象。从百花里,到连心里,再到阜民里,近年来,郑州这些街头小巷接连走红。
据《嘉靖郑州志》记载:唐武德年间,郑州的四周筑有城池,城墙上东、西、南、北各开一个城门,东、西、南、北4条大街分别连通郑州的4座城门。这些街道也构成了老郑州最早的城市格局。东大街连通寅宾门,南大街连通阜民门,西大街连通西成门,北大街连通拱辰门。
有关学者李俊兰曾在撰文中写到,郑州老人最为熟知的小巷,被称为“四里”,分别为裕元里、裕亨里、裕利里、裕贞里。不过,目前,裕元里仍有保留,而其他“三里”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在《说文解字》中,对“里”的解释是:里,居也,即居住之地,可引申为屋舍、宅院,或者是人群聚居的地方。
目前郑州主城区有3000余条道路,其中里巷有200余条。这些里巷,静静地坐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书写着自己的故事。
记者 田莎/文 马健/图
来自嵩山回归嵩山,编写百科全书式历史地理学著作
景日昣:《说嵩》一书给中岳“立传”
为后世“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遗提供了佐证
“天地之中”登封诞生过众多蜚声古今的历史名人,清代名臣景日昣便是其中之一。景日昣出身寒门,历康熙、雍正两朝,还是乾隆少年时的恩师,一路官至礼部尚书。
这些光环笼罩之下,出生在嵩山脚下、少时求学于嵩阳书院的景日昣,晚年回归故里,潜心著书育人,为后世留下《嵩崖制义》《嵩崖易义》《说嵩》《嵩崖尊生》《嵩岳庙史》等作品,其中鸿篇巨制《说嵩》更是被誉为嵩山的“百科全书”,是后世学者深入研究嵩山历史的珍贵参考资料。
景日昣塑像
良吏 寒门子弟一路官至礼部尚书
景日昣,字冬旸,生于登封大冶镇。他幼年家贫,命运没有赐予景日昣一手“好牌”,然而,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却创造了堪比“王炸”的“开挂”人生。封建社会,贫民子弟想要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十分不易。才学过人的景日昣,科举之路却分外顺利。文献记载,景日昣天资聪颖,12岁就考中秀才,15岁被选入嵩阳书院,师从耿介、汤斌等名师,后又中举人、进士。进士及第10年,景日昣被委任为广东肇庆府高要县县令,迎来政治生命的起点。
提起祖先的事迹,景氏理事会秘书长、景日昣十七世孙景长生如数家珍:“在高要任职6年期间,景大人破案件、治水患、立堂规、平狱冤、减民赋,批阅和审理6.7万件案件,被百姓誉为‘良吏’。”景长生说,在广东高要,至今还保存着“景福围”“厚载祠”“景家坡”等遗迹。
优秀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自带光芒,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发光发热。景日昣因政绩卓著,多次被朝廷提拔,曾短期内得到数次擢升,一路官至礼部尚书。
他还曾3次主持科考,掌管过教育、文化和外交工作。其履历之丰富、政绩之卓然让人赞叹。
登封市档案馆馆藏的景日昣著作
良师 嵩阳学子晚年回归书院教书育人
景日昣的头衔有过很多,其中“乾隆帝恩师”这个光环最为耀眼。登封市作协原副主席、嵩山文化学者景新源介绍,作为乾隆少年时恩师,景日昣没有丝毫迎合之心,而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乾隆登基后游览中岳,登上峻极峰时十分怀念恩师,亲手题写了“景氏祠”“正人君子”“国无双品”3块匾额,以彰其德。
景日昣少时家贫,却勤学上进。史料记载,他天资聪颖,随父亲就读于私塾,12岁就考中秀才、14岁成为由政府发放粮食的廪生,由于成绩优异,15岁被选入嵩阳书院,师从耿介、汤斌等名师,很快成为嵩阳书院的“高才生”。
出生在嵩山脚下、少时求学于嵩阳书院,景日昣晚年选择了回归故乡,回报桑梓,隐居嵩阳书院附近的逍遥谷,潜心登堂教学,承继老师耿介、汤斌的教育事业。
“景日昣不但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良吏,还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作家。”嵩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冯昶富说,史料记载,景日昣在任期间,闲暇之余著书立说,他告老还乡后,隐居于嵩阳书院附近的逍遥谷,笔耕不辍,著书立言。
更难得的是,“其著述不轻信旧文献的记载和民间传说,而是注重实地调查考证,有《嵩崖制义》《嵩崖易义》《说嵩》《嵩崖尊生》《嵩岳庙史》等作品流传于世,字数多达千万言。
良医 编写神秘医学著作《嵩崖尊生》
令人想不到的是,景日昣还是一位在医学上颇有建树的良医。
景日昣年少时母亲患病,孝顺的他便潜心学医。在嵩阳书院求学时,除了做好自己的功课,景日昣更是挤出时间研究医学。进入朝廷工作后,他还曾利用自己的医学本领治好了康熙皇后的怪病,从此更是名声大振。
景日昣把自己的学医所得编写成《嵩崖尊生》一书。这部综合性医书全书15卷,分气机、诊视、药性、论治等多个部分,以歌诀的形式分析脉法,按草、木、果、壳、蔬、血肉、金石7类介绍276味药物的性味功能,列中风、中暑、中湿及咳嗽、痰饮、血症等内伤杂病90余种……《嵩崖尊生》内容丰富,收载“奇效方”“秘方”“神效方”等2000余方,条理清晰,切于实用,成书后广为流传,多次刊刻,传入日本被奉为宝典,在国际医药界享有盛誉。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的《嵩崖尊生》问世以来刊印的版本就有24个。
《嵩崖尊生》原名《嵩崖尊僧》,“嵩崖”是景日昣的号,顾名思义,这部医学著作与一位僧人有关。据传,这位僧人是中岳嵩山卢崖寺的一个和尚,是景冬旸的医学老师,两个人合作把书写成以后,定名为《嵩崖尊僧》,就是景冬旸尊敬和尚老师的意思。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僧人之名不便体现在书名上,就改成了《嵩崖尊生》。
位于登封市唐庄乡陈村的景日昣墓
良史 《说嵩》一书给中岳“立传”
著述等身的景日昣留存后世的作品中,鸿篇巨制《说嵩》被誉为嵩山的“百科全书”,是后世学者深入研究嵩山历史的珍贵参考资料,连同《嵩岳庙史》中的诸多诗文和碑文,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大量佐证。
“山有二,曰太室、少室,附而胜者一,曰箕。”景日昣在《说嵩》对太室、少室二山名称的来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室之为言,藏也。嵩当土中,天地所合,阴阴所会,四时所交,风雨所和,故称室焉。”“少林者,少室之林也”,《说嵩》还解释了少林缘何为“少林”。
《说嵩》作为一部历史地理学方面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世人给予很高的评价。清朝声望较高的张伯行、吕履恒、陈鹏年等人都曾为《说嵩》作序。张伯行《说嵩·序》称:“先生幼从游于汤潜庵、耿逸庵两先生,讲明正学为己任,而一以躬行心得为本。不屑屑于声音笑貌以博虚名,其中实有所见,而学确有所据”。吕履恒为该书作序说:“景冬旸先生生长于嵩,自少所游历,凡嵩山记载,悉览而志之,垂四十年,乃著《说嵩》一书。自《禹贡》外方以穷其源,而析其流。于诸书所得,即手札之,考诸古而质诸今。下至稗官野史,旁及二氏之藏,靡不广闻而力究之,其志可谓勤矣”。陈鹏年《说嵩·序》:“今读冬旸先生《说嵩》一编,始叹援据之精,杼轴之妙。大函细入,自命一家。直可与《山海经》《尔雅》共垂不朽,而非一切记载所能及也”。
“景福”二字来自《诗经》“君子万年,介尔景福”,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想。当年在嵩山逍遥谷题写下这二字的景日昣,用自己一生的正直、勤勉、智慧、德学,实现了人生的理想,谱写出了绚丽的生命华章。
记者 秦华/文 李新华/图
不分年龄,不设门槛,想唱就唱
这里一场场“村戏”唱出了名堂
“欢迎大家来郑州登封垌头村唱戏,体验传统豫剧文化,和村民们一起唱起来!”7月12日,垌头村负责人面对镜头,向全国网友在线喊话。
从“村BA”到“村超”,一场场“村”字号赛事叫响全国,风潮之下,根植于河南广袤土地的垌头村,就唱响了一场场“村戏”。
村口的戏曲擂台
郑州有个会“唱歌”的垌头村
7月12日,记者来到了垌头村,这里正在举办“咱村有戏”的戏曲活动。据了解,该活动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将在为期一年的时间内,在全省千乡万村掀起戏剧热潮,不分年龄性别,不设任何门槛,台上台下、线上线下,只要爱唱、想唱、敢唱,都可参与其中,让生活更有戏。
记者现场看到,在垌头村广场上,戏曲擂台已经摆好。台前早有村民们来到现场等待,等到表演正式开始,擂台已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演出开始后,生旦净末丑,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唱得真是中,有功夫,这活动办得也不错,过瘾!”在台下喝彩不断的垌头村村民刘先生说。
其实,不仅仅是唱戏,这里的村民更会唱歌。
“我们村的老百姓,上到80多岁,下到刚刚学会说话的小朋友,大家都会唱歌。”垌头村负责人说。
据介绍,垌头村农民合唱团成立于2008年,当时村里提出了文化兴村的战略,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去唱歌,十几年时间,已经从不足20人的农民合唱团发展成600多名社员的文化合作社。
“迄今为止,垌头村人人都会的歌就有100多首,不仅是本村村民,周边甚至外省村庄都会到我们这里唱歌,参加唱戏比赛、文化活动等。”垌头村负责人说。
村民通过演出增加收入
靠唱歌每家每户年增收超2万元
唱歌、唱戏,这个村庄,真的唱出了名堂。
“省内省外的都会过来看演出,还有不少回头客,平均一天要演两场,最多一次接待了600多人,走廊过道全都站满了。” 饰演实景体验剧《再现朝阳沟》剧中女主角银环的村民刘春红说。据了解,2020年,该剧开演的首个十一假期,就吸引了上万名游客前来观看。
文化活动带热了乡村旅游,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乡村文化。如今的垌头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形成了集小吃街、特色民宿、研学基地等为一体的产业结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
“我们的文化产业从开始培育孵化到加强发展、丰富就业的同时,基本上能为每一家年增收平均提高2万元以上。”垌头村负责人说。
村子越来越美,村民的歌声、戏声也传播得更远、更广,目前举办的“咱村有戏”活动也让垌头村的戏声唱得更响、更亮。“这个赛事吸引了更多外地人员,通过参与体验共谋发展,增加村庄活力的同时,也丰富了本村的文化业态,让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垌头村负责人说。
对于未来的发展,垌头村负责人信心满满:“在基础产业运营的同时,我们计划围绕 ‘会唱歌的村庄’这一独特IP,打造四季音乐农场,并孵化农民艺术学院等一系列的文化产业项目。同时融入科技创新,激发乡村新质生产力的蓬勃活力,探索出更多高质量发展的乡村道路。”
村民合影
“咱村有戏”走入河南千乡万村
不仅仅是垌头村,自今年初河南省决定开展“咱村有戏”活动以来,全省不少地方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曲剧故乡”汝州开展了“地摊斗戏”活动,城乡处处布阵练戏、乡村处处备战排戏、文化广场预赛斗戏、线上线下加油观戏,全市21个乡镇集体参与,斗出了激情,也增进了友谊。
“诗经之城”鹤壁将“戏曲村超”搬进景区,把戏曲文化与淇河文化、诗经文化、爱情文化等巧妙结合,以草根戏迷擂台激发城市活力,致力于打造乡村戏曲活动的典范。
在“太行明珠”焦作,“太极文化百村行——咱村有戏”系列活动持续开展,融合戏曲、曲艺、武术、舞蹈、器乐表演等多元艺术形式,擦亮了乡村贯通文脉、守护乡愁、赋能发展的文旅名片。
“咱村有戏”,天天好戏。河南正在用鲜活的实践,书写新时代乡村的文化新貌,唱响当代农民的火红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新动能。
记者 肖理心/文 受访者供图
寻宝藏、制漆扇、投沙包……
快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清凉一夏”
听考古讲座、做非遗手作、玩沙包魔方,休闲度夏的同时还能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参与郑州首家城市考古体验课堂,更能与3000多年前的商代文明“亲密接触”,触摸郑州历史文脉……夏日炎炎,为使市民群众更好地感知郑州历史、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将推出“清凉一夏”系列活动,4大类7项活动将带市民享受“有文化”的消暑休闲生活。
市民参加城市考古体验课堂活动
非遗传承乐趣无穷
据了解,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逾10万项,它们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时至今日仍在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滋养着人们的心灵。非遗体验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暑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广大观众准备了漆扇、绒花、竹编等非遗体验活动。
非遗传承·漆扇
漆扇是以扇子为载体,运用漆染工艺手工染制而成艺术品。漆彩调色,纸扇承载,是一沉一提的水流艺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和精致。观众可免费领取扇子,现场体验制作。
活动时间:7月27日、28日,8月3日、4日(9:30~11:30 14:30~16:30)
活动地点: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每日限200人,上、下午各100人)
非遗传承·绒花
绒花,谐音“荣华”,寓有吉祥、祝福之意。绒花由天然蚕丝和铜丝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多用于旧时民间的民俗节事与礼仪装饰之中。绒花从准备工作到制作过程有十几道工序,其制作过程包括劈绒、勾条、打尖、传花4个部分。绒花造型大多取自民间生活符号祥瑞,用以表达吉祥如意之意趣。观众可免费领取材料,现场制作体验。
活动时间:8月10日(9:30~11:30 14:30~16:30)
活动地点: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限200人,上、下午各100人)
非遗传承·竹编
竹编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人们利用竹子制作各种器具。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编技艺逐渐成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实用的篮子、筐子到精美的屏风、坐垫,竹编艺人们将竹子编织成各种富有创意和实用性的艺术品。竹编技艺体验活动中,观众可免费领取材料,现场制作体验。
活动时间:8月11日(9:30~11:30 14:30~16:30)
活动地点: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限140人,上、下午各70人)
游客了解考古工具
城市考古体验课堂
在“2023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考古工地,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设置了百年考古大事记、中国考古史学习长廊、考古成果展示等考古体验场景;“考古趣味互动”包含宝藏任务书、考古知识问答、模拟考古发掘等活动,市民群众可免费参与,还可免费领取文创产品一份。
“城市考古体验课堂”为市民群众的暑期生活增添一份来自厚重历史文化的吸引力,带市民在实地参观、考古知识问答、发掘体验、趣味游戏等活动中,增进对考古的兴趣、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
活动时间:7月至8月底(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活动地点: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商都书院街墓地考古工地(郑州邮政大厦停车场东)
沙包、魔方带你寻找童年记忆
相信很多人在童年都玩过投沙包、拼魔方,这个夏天,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推出的投沙包、扭魔方活动,将带观众重温童年的欢乐。
玩沙包投投乐
沙包投投乐
投沙包也称为掷沙包,可锻炼投掷能力,提高身体的灵敏度。市民群众在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的同时,可参与知识问答,体验经典儿时游戏沙包的乐趣,重返旧时光。
活动中,每位观众有5次参与知识问答的机会,每答对一道题可领取活动道具一个,现场参与体验投沙包游戏,投中3个并带话题发布抖音可免费兑换文创产品一份。
活动时间:7月至8月底(每周六、日9:30~11:30 14:30~16:30)
活动地点: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每日限200人,上、下午各100人)。
魔方扭扭
魔方又叫鲁比克方块,魔方拥有竞速、盲拧、单拧等多种玩法,风靡程度经久未衰,是最受欢迎的智力游戏之一。
观众在博物馆游玩的同时,可寻找馆内的游戏NPC,参与知识问答活动,答对后开启魔方扭扭游戏,5分钟内将魔方成功复原,可兑换文创产品一份。
活动时间:8月17日、18日(9:30~11:30 14:30~16:30)
活动地点: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
“考古人讲考古”
作为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知名品牌,“考古人讲考古”活动将在8月10日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精彩继续。
活动时间:8月10日(15:00~15:40)
活动地点: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
记者 左丽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