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丨“手滑”转错账,飞出去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2024-01-12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移动支付方便了大众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失误。今天,记者获悉,禹州市人民法院花石法庭审结一起当事人因“手滑”转错账的不当得利案件,钱能要回来吗?

2022年11月,李某通过手机银行向案外人杜甲转账时,误将1万元转到杜乙名下账户。在将转账凭证发给杜甲后,经核对发现转错账,李某又立即向杜甲账户转账1万元。

意识到转错账后,李某通过杜乙支付宝账户查询到其联系方式,随后拨打电话要求杜乙退还,但杜乙拒不退还。无奈之下,李某选择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杜乙返还1万元并承担诉讼费。

法院开庭审理查明,李某与杜乙互不相识,双方之间也无业务往来及债权、债务关系。杜乙经法庭传唤拒不到庭。

法院认为,李某通过手机银行转账本意向案外人杜甲的账户支付1万元款项,但错误转入被告杜乙的银行账户1万元,而杜乙未举证证明其与原告之间存在业务往来及债权债务关系,被告杜乙取得和占有原告转账的1万元款项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最终,法院支持李某诉讼请求,依照《民法典》规定,判决被告杜乙返还原告李某不当得利款项1万元。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说法:啥是不当得利?不是自己的钱终究要还

禹州市人民法院花石法庭庭长刘长印表示,不当得利是指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情形。《民法典》第985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此外,刘长印提醒公民在转出个人账户资金时,要仔细核对卡号、姓名、开户行等重要信息,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转账之后及时向收款人进行核对。如发现转错账情况,要及时与收款人沟通并保留转账记录、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相关证据,向转账银行等第三方机构寻求帮助。如收款人仍拒不退还,可以不当得利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鲁燕 通讯员 雷孟禹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