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法院:法庭+社会各界+站点联动,多元解纷不花钱打官司也能快办快结

2022-09-09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今年以来,管城回族区法院依托平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78起,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法院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以“法庭+社会各界+站点联动”新模式,构建类型化纠纷预防化解平台,把平台建设成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诉前解纷,简案办理走上快车道

“感谢您让我不花钱就把纠纷解决了!”不久前,田某因借贷纠纷到法院起诉后,案件分流给驻庭特邀调解员陈廷英进行诉前调解,并最终促使纠纷得以快速化解,田某不用交诉讼费就把烦心事解决了。

诉前调解让纠纷解决驶上“快车道”。管城回族区法院依托南曹人民法庭处于基层一线的区位优势,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不断深化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将解纷资源向法庭倾斜。

诉前化解矛盾纠纷,配强解纷力量是关键。为此,管城回族区法院就矛盾多发的类型化纠纷设立了交通事故、婚姻家事、劳动争议、少数民族等专业化调解室,并在南曹法庭组建了由团队长+分流员+材料员+书记员组成的诉调团队,选聘17名特邀调解员在法庭专职坐班调解。

特别对调解成功率较高的调解员,法院专门成立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如“张春菊调解工作室”“张志慧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强有力的诉前调解力量。

信息化更让诉前调解插上翅膀。南曹法庭充分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采用音视频调解和微信群线上沟通等多种形式手段,为当事人提供“线上调解+司法确认”的解纷选择。

今年1月至8月,委派至南曹法庭的调解案件总数7376件,调解成功案件数4725件,成功率达64.06%,达标音视频案件数3304件,音视频在线办理调解比例达44.8%以上,基本实现简单案件在诉讼前快速解决。

拓宽化解渠道,提升案件质效

一家人因老人去世遗留的房产产生了纠纷。管城回族区法院在了解案情后,邀请进驻法院的商都公证处参与调解,并委托公证处办理有关公证事宜。最终在法院与公证处的努力下圆满解决纠纷。

今年,南曹法庭与管城回族区公证处经过多次沟通、反复研究,制定《关于公证机关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试行意见》,商定在常态化联络、类型化纠纷先行处理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司法管理和社会治理相结合的新模式。

管城回族区法院针对纠纷类型特征,积极吸纳各行业力量参与化解,通过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劳动监察大队及价格认证中心等部门保持动态联系,实现类型化纠纷定向分流和协同调解,同时邀请青年企业家联合会、豫宛商会、律师事务所等行业组织驻庭调解,促进纠纷实质性、一次性化解。

多方联动,解决“单打独奏”困境

今年7月份,管城回族区诉调对接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探索构建“商和管成”多元解纷平台,解决诉源治理“单打独奏”的困境。

会后,依托“商和管成”多元解纷平台,在南曹法庭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在全区12个街道办事处成立诉调对接中心,在部分具备条件的村、社区设立诉调对接工作室,聘请149名特邀调解员做到全区村、社区全覆盖,形成了由党委领导、政法委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诉源治理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

“千金难买是朋友,你们不要因为纠纷伤了友谊。”说这话的是管城回族区十八里河社区特邀调解员孙金凤,在她主持下,一起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成功化解。

南曹法庭诉调团队借助“商和管成”多元解纷平台,将案件推送给所在村、社区特邀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

8月11日、17日,南曹法庭先后与十八里河街道办事处、南曹街道办事处联合开展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会;8月12日,南曹法庭与南曹街道办事处就“警调对接、信调对接、诉调对接”召开联动会……

从“单打独奏”到“抱团作战”,管城回族区法院在探索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工作中,紧紧依靠区委、区政府,借助司法、行政力量强化人民调解,坚持“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工作理念,构建“站点联动”、全面覆盖的多元解纷体系,有效预防和化解纠纷,力争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鲁燕 通讯员 张献玲 徐晓艳 文/图


分享到: 编辑:李怡萍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