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阳正好,敬老月的暖意格外绵长。10月25日,郑州市德化街街道民主路社区里热闹非凡——一场专为残疾老年群体设计的“巧手缀花 悦享时光”手工小组活动,正用指尖的温度,为这群特殊的长辈们编织快乐。
活动由郑州市民政局、郑州市养老事业发展中心(郑州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支持,德佑社工携手社区共同举办,既贴合敬老月“关爱老人”的核心,更把温暖精准送到了残疾老年群体的心坎上。
“叔叔阿姨别着急,咱们一步步来,草帽上的花想怎么贴都成!”活动刚开场,社工就拉着老人们的手唠家常,旁边的爱心志愿者则同步用手语“翻译”,连听力不便的王奶奶都笑着点头:“清楚!这下我也能好好玩啦!”
桌上的干花、胶水刚摆好,老人们就迫不及待动起手来。视力稍弱的李爷爷,在社工的帮助下慢慢挑选淡紫色干花;手指不太灵活的张阿姨,身边的邻居主动搭把手:“我帮你扶着草帽,你粘花更稳当!”没有急促的节奏,只有“这个位置好看”“你做得比我的精致”的夸赞声,偶尔传来的笑声混着秋日阳光,把现场衬得格外温馨。
当一顶顶缀满花草的草帽完成时,老人们纷纷举起来拍照,72岁的刘爷爷举着作品乐呵呵地说:“活这么大,头回做手工,这帽子我要天天戴着!”
活动尾声,活动相关负责人走上前,接过老人们展示的草帽,语气格外恳切:“敬老月的意义,不仅是关爱所有健康的老年人,更要把目光投向残疾老年群体这样的‘双殊’对象——他们既是需要关怀的老人,也是更需特殊照料的残疾人。这场手工课,不只是让大家动动手、解解闷,更是想让叔叔阿姨们知道,你们从不是被遗忘的群体。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整合民政资源,联合社工、社区推出更多‘量身定制’的服务,比如适老化改造、上门陪伴、技能小课堂,让每一位残疾老人都能在敬老月的温暖里,更在日常的每一天里,感受到稳稳的幸福,让‘老有所乐、残有所暖’真正落地生根。”
记者 陶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