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参加世界市长对话·郑州暨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活动的国内外嘉宾集体参访河南博物院,沉浸式体验中原文明的悠久底蕴,为国际旅游协作与城市文化交流注入新动能。
聚焦九大镇馆之宝,解码中华文明基因
本次参访活动是大会“体验中原文化”板块的核心内容,嘉宾涵盖国内外城市市长(市长代表)、城市治理者、相关国家驻华使节、中外交流使者及文旅相关行业代表。作为东道主,郑州以“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为城市名片,通过“随车讲解+深度参观”的形式,向全球嘉宾展现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河南博物院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达17万余件(套),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等为特色。嘉宾们重点参观了被誉为“九大镇馆之宝”的文物集群,包括距今8000余年的贾湖骨笛(世界最早可吹奏乐器)、商代青铜艺术巅峰之作妇好鸮尊、“中华第一剑”玉柄铁剑,以及唐代皇家珍宝武则天金简、宋代汝窑代表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等。这些跨越数千年的文物,生动诠释了河南作为“世界华人宗祖之根、中华文明之源”的历史地位——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余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200多个皇帝在此执政。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4席,即洛阳、开封、安阳、郑州。
“河南是灿烂中华文明的摇篮,这里的文化非常值得游客亲身体验。”保加利亚舒门市副市长丹尼尔·鲁塞夫是第三次来中国,在参观完河南博物院后,她感慨地说,这里的展品令人无比震撼,期待在旅游、青年交流领域以及体育文化等方面合作并携手共进。
文化创新赋能,传统与现代交融
本次参访活动不仅是一次文明探源之旅,更是一场城市间的文化对话。嘉宾们在这里领略仰韶文化彩陶、殷墟甲骨文,近距离触摸中华文明的根脉。
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会长迈克·道森表示,他参观过中国的很多博物馆,觉得中国历史非常有趣,尤其是河南,意义非凡。“河南博物院有很多令人惊叹的展品,很多都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这真的会让你感到作为人类的自豪。”
迈克·道森说,郑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以前来过一次,很高兴能再次回来。我们协会的宗旨之一就是搭建新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桥梁,我已经带过大约30位新西兰人来到中国。通常,他们一旦亲眼见到中国,就总会想再回来。”
参观临近结束,嘉宾们对以三彩宝相花纹盘为原型设计的宝相花纹胸针等文创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些融合文物元素与现代审美的产品,正是河南“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缩影。
近年来,河南通过“文物活化”“非遗传承”等多元化方式,正有效激活沉睡的文化基因,将那些“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丰厚历史积淀,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独特软实力。这种转化不仅体现在文旅融合带来的经济效益上,更深层次地塑造了城市的文化品格。
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世界旅游城市联盟”成员,郑州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全球旅游城市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产品创新等领域深化合作,让“天地之中”的文化魅力成为连接世界的纽带。
记者 苏瑜/文 徐宗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