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点一点就能提交救助申请,没想到你们还特地跑过来,这心里又暖又踏实。”近日,巩义市杜甫路街道的霍老师接过民政社工送来的慰问品激动地说。当日,在郑州市民政局、巩义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杜甫路街道民政服务站联合辖区社区开展入户帮扶,用专业服务为这个自闭症家庭送上“心理健康大礼包”,更用“线上+线下”的联动服务,让政策温度直抵人心。
霍老师的儿子患有自闭症,长期的康复训练与心理疏导让这个家庭承载着不小的压力。此次帮扶前,霍老师曾通过刚上线的“河南救助通”微信小程序咨询救助政策——这个10月中旬在全省正式运行的服务平台,将救助窗口延伸到指尖,足不出户就能申办救助业务。而考虑到特殊家庭可能存在的操作不便,杜甫路街道民政服务站同步启动线下响应,社工带着慰问品主动登门,既实现了“数据多跑路”,更守住了“服务不缺位”。
入户现场,社工先是与霍老师促膝长谈,把孩子的康复进展、家庭困难一一记在台账上,用温言软语缓解她的心理压力。另一边,社工拿着色彩鲜艳的教具与孩子互动,通过感官训练游戏引导他参与,一点点帮孩子提升社交与认知能力。
“郑州市对心智障碍儿童有专门的康复补助,咱们这就帮您整理材料……”社工边示范护理技巧,边讲解郑州的专项帮扶政策,从康复补贴标准到融合教育资源,把政策细节讲得明明白白。
霍老师看着孩子脸上难得的笑容,不住道谢:“不只是送东西,你们讲的政策、教的方法,才是真能帮上忙的‘硬货’!”
这场精准帮扶,正是杜甫路街道“萤火计划”的生动实践,更是郑州民政政策落地的鲜活缩影。作为街道聚焦重大疾病患者及家庭打造的帮扶项目,“萤火计划”以“微光成炬,温暖生命”为核心理念,构建起“慈善链接+医疗支持+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的四位一体体系。而这背后,是郑州市对特殊群体的政策托底——从联合多部门出台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意见,到投入资金购买专业社工服务;从设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到支持“听心语”实验班等融合教育项目,政策的支撑让每一份微光都有了汇聚的力量。
巩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谈及此次活动时表示:“社会救助既要‘快响应’,更要‘暖落地’。‘河南救助通’的上线实现了服务提速,而线下入户则守住了服务温度,这种‘线上申请+线下走访’的模式,正是我们落实‘民政为民’理念的具体实践。”
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自闭症家庭等特殊群体的需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郑州市的专项政策为我们划定了帮扶底线,而‘萤火计划’这样的基层探索则让服务更具精度。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救助模式,以政策为支撑、以专业社工为纽带,把康复指导、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服务送到更多特殊家庭身边,让每一束‘萤火微光’都能得到呵护,最终汇聚成照亮民生福祉的温暖光芒,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记者 陶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