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以下简称“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特色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只有因地制宜,深入挖掘资源禀赋,形成差异化特色,才能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宽产业增值增收空间。
作为金融“国家队”,交通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决策部署,依托地方特色与自身优势,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助力帮扶地区打好产业“特色牌”,结合当地实际,以支持地方特色产业为重点,发挥自身金融科技优势,加大全产业链投入,助力强链、补链、延链,真正变当地资源禀赋为经济红利。
交通银行定点帮扶县之一的理塘,位处川西高原,平均海拔4300多米。独特的地理区位与气候为这片雪域高原带来了倒提壶、羊蹄甲、黄刺玫等特色藏地药材植物,天然适合发展蜂蜜产业。在过去,当地虽有养蜂的传统,但原始粗放的养殖方式导致蜂蜜的产量不高,每逢冬天,蜜蜂就会大量死亡,制约当地蜂蜜产业发展。
2015年,交通银行通过定点扶贫与理塘结缘。在脱贫攻坚期间,交通银行就已充分发挥自身资金和技术优势,助力当地蜂蜜产业发展。2020年6月,交通银行协助引入的理塘县吉吉蜜蜂业公司,通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方式,发展养蜂产业,带动村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促进村民稳定增收,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进入过渡期以来,交通银行持续加力,确保产业帮扶不断档。此前,交行在捐赠智能蜂箱,让蜜蜂顺利过冬,实现稳定的蜂蜜产出的同时,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优势,上线“极蜂三一八”小程序,运用数字手段还原蜂场真实养殖场景,通过对接环境摄像头、智能蜂箱传感器等物联设备,实时监测蜂箱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实现“智慧养蜂”。在蜂蜜农产品的基础上,交通银行协助当地进一步开发“理塘蜂蜜水”等特色加工产业,扩大产业附加值,并借助自身参加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等大型展会契机,将蜂蜜水产品带上国际展会舞台,扩大产品影响力。
在脱贫攻坚期间及进入过渡期以来,交通银行针对自身定点帮扶的天祝县、理塘县、浑源县各自不同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量体裁衣,推动不同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壮大。除上述提到的理塘县蜂蜜产业外,在天祝县,交通银行围绕食用菌产业狠发力,先后投入定点帮扶捐赠资金3200万元,提供金融支持贷款9873万元,打造了天祝菌菇从菌棒生产、种植、收储、物流、加工、销售到新品种研发的全链条产业帮扶模式,推动当地食用菌种植户从500户增长到5200户;年产值从1.2亿元增长到4.69亿元;种植农户户均收入从0.9万元增长到2.5万元,使菌菇业成为天祝县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金蛋蛋、银骨朵”。在浑源县,交通银行针对黄芪产业下功夫。目前,浑源恒山正北芪年产值突破5亿元,交通银行系列帮扶项目带动脱贫百姓就业近百人,人均增收5000余元。
在开展产业帮扶基础上,交通银行积极推进消费帮扶,持续加强产品宣传推广,拓宽帮扶地区产品销售渠道。此前,该行通过“三个一批”专项行动,推进脱贫地区农产品走进员工、走向客户、走上餐桌。员工餐厅采购一批,组织动员总分行员工食堂采购脱贫地区食材用于餐厅日常用餐菜品制作。线上渠道销售一批,在交行信用卡“买单吧”APP上设立乡村振兴频道,定期开展“消费帮扶红包节”活动,促进农产品线上销售。加强宣传推广一批,积极推介帮扶县特色美食在一线城市大型展会上展销,有效对帮扶地区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推广。
发展乡村产业,是壮大县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当下,交通银行已形成一套覆盖乡村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产业+消费”帮扶的“方法论”。在产业链上游,充分发挥金融优势,加大帮扶投入,帮助解决乡村产业主体起步初期融资难题,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在产业链中游,大力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着力推动产业增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产业链下游,发挥自身渠道及撮合优势,加大消费帮扶力度,打通解决产品销售难点堵点。秉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理念,交通银行通过创新帮扶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县域富民特色产业,将帮扶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增强当地产业内生发展动力和可持续发展动能。
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