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厂窖镇,矗立着一座碑身高19.43米、基座高5.9米的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提醒着人们1943年5月9日至11日在这里发生的惨剧。
当时,侵华日军在厂窖制造了仅次于南京大屠杀的惨案——厂窖惨案:3天屠杀我同胞3万余人,这是二战时期侵华日军日均杀人最多的血腥惨案。3个黑色的日子,一段血腥的历史,已刻在当地人民骨子里。
国民党军溃败 换平民装躲避追击
“中央军在同西哑河与日军交上了火,打了一上午……全部被日军打死了。我看到中央军的枪,打上两颗子弹枪管就红了,这很难打过日军的。”
——厂窖惨案幸存者姚云甫
“中央军溃败时,官兵们都抢老百姓的衣服换,军装甩得四处都是。”
——厂窖惨案幸存者余登贵
1943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日军第十一军在洞庭湖至宜昌的长江右岸,向国民党野战部队进行大规模攻击。5月5日,第十一军所辖的第三师团、独立混成第十七旅团等上万人,从藕池、华容县城、岳阳城出发,进犯安乡、南县和华容的南山地区。虽然部分国民党军队英勇战斗,但大部分一触即溃。5月7日,南县沦陷,侵略军四处掳掠杀人,并火烧县城和三仙湖镇。
在日军的强势进攻下,5月8日,国民党第七十三军溃不成军,奉命撤退至厂窖垸(垸,湖南省、湖北省在江湖地带挡水用的堤圩;厂窖垸,包含厂窖镇及其附近区域,含永固垸、瓦连垸等28个小垸,当时属汉寿县),并准备西渡,以期摆脱日军的围追堵截。然而,日军随后赶到。
5月9日,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七旅团主力和针谷支队、小柴支队的吉刚追击队从水陆四面包围了厂窖垸。被包围的国民党部队有万余人,他们在肖家湾、莲子港等地突围强渡松澧洪道。松澧洪道的河面宽阔,且沿河船只被日军控制,整个河道处于被日军封锁的状态,所以,西渡突围成功的国民党军队还不到一半。没来得及突围且处于绝境的国民党官兵开始乱作一团。他们将武器丢进沟塘,化装成平民,混在当地民众和难民中间,各自寻求生路。
找不到国民党军队的日本侵略军,从5月9日至11日,便在以厂窖为中心方圆百里的地区,残酷屠杀我手无寸铁的同胞。
被日军杀害的我同胞的尸骨
日军3天屠杀3万余人,厂窖血流成河
“日军在厂窖不分昼夜、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军民疯狂地屠杀……一河清水成了血水。”
——厂窖惨案幸存者全伯安
“我参加了埋尸队。哑河里尸体满河,埋尸就是把尸体钩上岸,在尸体上埋一锹深的土,因为尸体太多,没有时间挖深点的洞。因为埋的土不深,有的尸体没几天就被狗扒出来了。有的埋人的地方,后来被雨水冲洗,露出整副白骨。”
——厂窖惨案幸存者邱保成
大屠杀从永固垸开始。5月9日上午,日军将被围困的群众集中在一起,命令他们告发抗日官兵。群众怒视着日军,无一人出来告发。穷凶极恶的日寇,将集中在一起的群众全部杀害。随后,日军又强令当地群众下湖打捞国民党军队丢弃的枪支,待群众跳入湖中,他们用机枪、步枪扫射,1000余名同胞遇难。日军还以“节约子弹”为名,将捕捉的男女同胞用绳索串捆在一起,推进塘中活活淹死;有的用马刀在群众身上乱捅窟窿放血,让其活活痛死;有的将群众绑缚到各个屋场集体枪杀。仅戴吉禄家禾场就有120多人被杀,肖明生一家被杀死24人。
5月9日、10日,日军扫荡瓦连垸。群众听说永固垸遭难惨状后,纷纷躲进附近的沟港、树丛和庄稼地里。日军先留小股部队沿堤搜索,大股部队则排成长队,在堤的两侧来回扫荡,反复枪杀避难人群。一时间,长堤上横尸累累,平均一里地被杀者400余人。
5月10日,日军血洗甸安哑河。这条河长5里,沿河躲进了大批难民和国民党第七十三军数千官兵。日军将这里团团围住后,疯狂开枪扫射。随后,又拉网式捕杀。当天,日军在此处屠杀我军民4000余人,尸体充塞哑河。此外,日军的汽艇沿河堵截逃难的大小民船2500多艘,全部焚毁,船民和难民6800多人惨遭杀害。
日寇对妇女更是百般侮辱,万般残害。小至十来岁的幼女,大至六七十岁的老妇,凡是躲避不及者,几乎无一幸免。人们至今还在痛骂他们是“人面畜生”“两脚野猪”。据调查,厂窖垸一地被强奸的妇女就有2000余人。特别残暴的是,日军对我女同胞实行奸后惨杀,或举刺刀捅刺,或用利刀剐割……灭绝人性,惨不忍睹。
入侵南县的日军,疯狂进行烧、杀、淫、掠。从5月9日至11日,仅3天时间,杀害我同胞3万余人。其中,屠杀厂窖垸本地居民7000余人,厂窖垸外南县各处居民12000余人,华容、安乡及湖北石首等县到南县避难的难民9000余人,国民党七十三军等部放下武器扮成群众的官兵5000余人。
这,就是令人震惊的厂窖惨案。
日军在南县留下的军刀和水壶
党员群众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直至胜利
“我父亲抄这个日军后路靠近了他,用锹将他打死,并迅速将他的尸体和刀枪埋到了田里。”
——厂窖惨案幸存者刘碧华
“越过洞庭做什么?专杀日军恶鬼魔。有力杀他鬼一百,无力杀他两三个。”
——彭佑明搜集整理的洞庭抗日民谣
南县人民不可侮。由于早在1939年,中共南县地方组织绝大部分遭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只有4个农村支部、1个党小组在地下秘密活动,因而在日军窜犯南县期间,无力组织人民进行大规模抵抗。但中共南县地下党员和南县人民,仍以不屈不挠的精神用多种形式与日本侵略军作顽强斗争。
汉新村中共地下党员汤载福面对敌人刀枪林立的严峻形势,手持铁锹,奋勇杀死两名敌兵,还掩护10余名同胞脱险,自己却壮烈牺牲。家住百万湖畔的易其华,在湖中避难,看见一个敌兵抓着一名妇女准备找船渡湖西去,顿时怒火中烧。他急中生智,连忙从蒿草丛中划出渔船,并装出“迎接皇军”的笑脸,将敌兵诱骗上船。船到湖中,他与那名妇女默契配合,经一番搏斗,拔下敌兵的军刀,结束了这个鬼子。一位肖姓妇女,被日军逼奸3次,3次挣脱,后敌兵紧追至河边,她反手抱住一敌兵滚入河中,一道溺死……这些斗争虽多是零散的,但也充分展示了南县人民反对侵略、宁死不屈的本色。
厂窖惨案发生后,罗汉荣等在汉寿县总工会任职的中共地下党员,以总工会的名义,敦促汉寿县政府组织数十人的慰问团,到厂窖慰问劫后幸存的民众,为他们捐钱捐物、送医送药,帮助他们寻找失散的亲人。
针对南县和汉寿不少群众在惨案后看不清抗日必胜的希望,存在严重悲观情绪,思乐、里中、年丰、鸡窝岭等地中共党支部的同志,利用群众办婚丧喜事或者个别串联等机会,向群众反复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打了很多大胜仗,消灭了成千上万的鬼子。中国地域广、人口多,人多力量大,只要全民族团结抗战,胜利必然属于中国人民。同时,他们还动员群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致抵抗,抗日救亡。这样,更多的群众鼓起了斗争勇气,继续投入抗日斗争,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由于厂窖地方较小且属于乡村,加之惨案发生突然,当地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也没有外国目击者。因此,在一段时间里,厂窖惨案几乎不为人所知。
为了铭记这段血泪史,南县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于1985年5月9日正式奠基,1987年7月落成。2008年,在厂窖惨案遗址上,当地修建了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警钟亭等,特别是2015年纪念馆升级改造后,每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重大节假日,人们在这里举行公祭仪式,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在校大中小学生,都在这里感受历史的厚重、民族的苦难,激发奋发向上的斗志和力量。
(南县史志编纂室、南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为本文写作提供了帮助,文中幸存者回忆摘自肖跃所著访谈实录《厂窖喋血记》)
益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治军
李伟 江怀远 刘馨予 黄云 谢辉
本版图片由益阳日报提供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