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故事丨以牛抵债,10万元欠款有“犇”头了

2025-10-22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奶牛养殖户欠款10万元一直未偿还,调节后仍没履行,这可咋办?今天,记者获悉,荥阳市人民法院因案施策,灵活采用“以牛抵债”方式,成功化解执行难题。

赵某租赁靖某场地从事奶牛养殖,之后赵某因资金周转向靖某借款20万元,双方约定了还款期限及利息。后靖某多次催要,赵某还款10万元,余款却一直未予清偿。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约定剩余欠款由赵某分期付清。可调解协议生效后,赵某仍未按协议约定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

执行三团执行法官杨振接到案件后,依法对赵某的财产状况进行了全面查控,但未发现可供执行的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财产线索。考虑到申请人靖某年事已高,这笔钱对他而言是重要的养老保障,而赵某也已年近60,唯一的收入来源便是奶牛,若直接采取强制措施可能会对被执行人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也不利于申请人债权的实现。随后,杨振法官多次拨打赵某手机,提示无法接通。

奶牛场位置偏僻,杨振几经寻找,终于见到了正在忙碌的赵某。面对突然到来的执行法官和靖某,赵某起初情绪激动,坦言自己并非恶意拖欠,实在是养了几头牛因市场行情较差没有出售,生活窘迫,拿不出钱来。

杨振先是安抚赵某情绪,耐心倾听他的苦衷。赵某称,自己这两年日子过得紧巴巴,虽有还款意愿,但能力有限,想分多年偿还。杨振对赵某的困境表示理解,但也向他释明法律义务,并转达了靖某急需用钱的现实。

随后,杨振将赵某和靖某叫到一起,坐下来慢慢谈。综合现有条件,考虑到赵某的履行能力,杨振提出用“牛”抵偿欠款的方式解决纠纷。

“走,我们一起去数数牛,看看这些‘活资产’。”杨振带着书记员,与靖某、赵某一起清点奶牛数量,评估其价值。随即,杨振提出“以牛抵债”的方案:由赵某用其名下部分健康奶牛,按市场价折抵部分债务,剩余款项再分期支付。这样,靖某的债权能够部分即时实现,赵某也得以继续经营,有了后续还款的能力。

这个设身处地的方案,打动了双方当事人。经过数小时的沟通与协商,双方当事人最终一致同意这一方案,并商定了“抵牛”的具体数量和价格,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双方现场签署了执行和解协议。看着他们从最初的对抗到最终握手言和,杨振和书记员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记者 鲁燕 通讯员 徐文娟 曹红歌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