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法官,你看我的材料合格吗?”“张法官,我的钱什么时候能到账呀?”……近日,在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执行局,53名农民工兄弟一边交流着材料准备情况,一边围着执行干警张进,急切地询问着,大家都知道,这些欠款来之不易。
“大家先别着急,请依次排好队,我们审核材料后就可以办手续!案款也会在这两天发放到大家账户!”张进和书记员一边维持秩序,一边仔细核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及银行卡信息。忙碌了一上午,这场涉及53名农民工的劳务合同纠纷执行案件最终圆满收官。
事情还得从几个月前说起。“张老师,我们分了一个建筑公司的案件,这次的申请人涉及53名农民工!”当天书记员看到系统中新分的案件时,对张进说。这是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案件标的110万余元,申请执行人多达53名,大家被拖欠的工资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而作为被执行人的建筑公司却是执行局的“常客”。系统查询结果显示该建筑公司目前已无任何可供执行财产,张进随后又联系了建筑公司相关负责人,实地调查该公司财产状况后,仍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
“我们辛辛苦苦在工地干活,却拿不到自己的血汗钱?”申请执行人听到法院的查询结果后难掩失落。“大家先不要着急,虽然案件目前推进比较困难,但是法院不会轻易放弃。大家也可以发动身边人一起搜集财产线索。”张进说。
果然,申请执行人老王偶然得知某食品公司曾拖欠建筑公司一笔工程款,便立刻将这个线索告诉了张进。张进核查属实后,随即带领团队前往该食品公司送达相应法律文书,要求其协助执行。但在履行期限到期后,食品公司却以“资金紧张”为由,拒绝配合执行工作。张进依法向食品公司发出《预处罚通知书》。最终,食品公司将全部案款汇入法院账户。执行款到账后,张进立即联系农民工兄弟们到院,并指导大家填写领款手续,确保所有款项发放到位。
“拿到了工资,我要用这笔钱好好把腿治一治……”“我要给孩子买一台电脑……”听着大家的分享,张进终于放下心头的那块石头。
记者 鲁燕 通讯员 廖媛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