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四五”数智强省建设交出高分答卷 郑州“龙头”高昂 去年数字经济规模超7000亿元

2025-09-27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数字经济规模突破两万亿元,对GDP增长贡献率超50%……河南省“十四五”数智强省建设交出高分答卷,数字经济稳居中部前列,擎动半壁江山。9月26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系列主题第七场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十四五”时期数智强省的总体情况。

全省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增速超过8%

“十四五”以来,我省全面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调发展,全省数字经济规模总量不断壮大、整体结构持续优化。

经测算,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三成,稳居中部前列。2025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预计突破2.2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四成。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增速超过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累计提升2.5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主要发展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构建新型基础设施1个总体方案、1个支持政策和9个专项方案的“1+1+N”推进体系,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全国领先。

全省5G网络规模、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等位居全国前列。河南空港智算中心、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设施投用运营。互联网网内平均时延位居全国第一;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两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三;电话用户总数、互联网宽带用户数、互联网网间平均时延三项指标位居全国第四;电信业务总量、业务收入两项指标位居全国第5;5G基站总数位居全国第六;5G规模化应用项目数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数据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

加快构建省级数据基础性制度框架体系,加快推进与国内其他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持续完善交易规则、丰富产品体系,累计上架数据产品和服务达1600余项,全省数据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

出台《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成郑州金水科教园区、洛阳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重点载体,培育7个省级数据标注基地,设立多个运营中心和10余个行业数据专区。

数字产业业务收入近8000亿元

全省手机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先进计算实现“从无到有”向“局部领先”转变,计算机设备年产量突破百万台,郑州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下一代网络产业集群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多次获国务院督察激励,2024年全省数字产业业务收入近8000亿元。超聚变营业收入达435亿元,AI服务器位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紫光集团在豫产值超百亿元,汉威气体传感器、森霸热释电传感器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

制造业数字赋能指数居中部第二位

持续加强转型支撑能力建设,培育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15家、开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25家。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布局建设制造、养殖、种植等13家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中铁装备盾构工厂智慧管理平台入选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郑州、新乡、鹤壁、洛阳、许昌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4年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指数8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点,居全国第十一位、中部第二位。

33项“一件事”累计办事4.8亿件(次)

数字政务提质增效,“高效办成一件事”取得显著进展,33项“一件事”累计惠及企业群众办事4.8亿件(次)。郑州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实践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数字乡村持续深化,培育50个省级试点,栾川、兰考等6个县(市、区)获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数字社会普惠便捷,构建教育领域助教、助管、助研特色应用模型体系,发布国内首个应用临床眼科大模型“伏羲慧眼”,建成投用省医检互认系统,累计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近3000万次。

预计郑州今年数字经济规模将继续保持10%的快速增长

郑州在“十四五”数智强省建设中发挥着“龙头”作用。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000亿元,预计今年数字经济规模将继续保持10%的快速增长。

郑州先后出台了《郑州市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政策》《郑州市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30余项政策措施,构建起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全市5G基站累计达到5.8万个,网络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总带宽全国排名第三;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是科技部批复的全国第七家国家超算中心,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建设工程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实现超算算力与智算算力国内“双料第一”。

数字赋能,产业跃升。超聚变在郑州落地的4年期间,其国产化服务器市场份额排名全国第一。汉威科技气体传感器市场占有率超过70%,新天科技智能水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平台经济涌现出蜜雪冰城、UU跑腿、致欧家居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此外,郑州先后获批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等多项国家试点建设工作。同时,也是河南省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省级先行区。

本报记者 袁帅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赵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