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照亮前程丨中原沃土育匠心 郑州盛会聚英才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昨日正式开幕

2025-09-20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智能讲解机器人在工作

很多展台上都能看见志愿者的身影

盼望着,盼望着,首次落户中西部地区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正式开幕,咚咚战鼓擂响天地之中——

在这场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中,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顶尖技能人才将在郑州“逐鹿中原”。

其中,由49名选手组成的河南代表团蓄势待发,他们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在技术细节中千锤百炼,誓要在国赛舞台上展现“郑州力量”,擦亮“技能河南”品牌。

匠心筑梦 谁与争锋

黄帝造车、嫘祖缫丝、杜康酿酒……忆往昔,中原大地将数不清的能工巧匠故事吟哦。技艺切磋、才华展示、匠心筑梦……看今朝,技能英才荟萃天地之中上演巅峰对决。

首次花落中原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设置有106个竞赛项目,涵盖30多个行业,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赛项占比超过50%,堪称中国技能实力的“大阅兵”。

为展现郑州风采,我市遴选出8家企事业单位为45个赛项提供保障;49名选手代表河南代表团参加47个赛项的比赛,其中世赛选拔项目30个,国赛精选项目17个,45名裁判参加执裁工作,备赛选手占河南三届国赛参赛选手的46%。

此次参赛的49名优秀选手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既有年仅17岁的“技能新星”,也有深耕一线的“老师傅”,他们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郑州技师学院、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等9家单位中脱颖而出,将代表河南代表团参与污水处理、数字交互媒体设计、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鸿蒙应用开发等47个赛项的比赛。

参赛选手 蓄势待发

无论是扎根污水处理一线的技术骨干,在代码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数字新锐,还是在木料纹理间雕刻时光的传统匠人,在服务细节中传递温度的现代服务业精英,在这场与全国顶尖技能高手同台竞技的舞台上,郑州的能工巧匠们正以青春为笔、以汗水为墨,一路生花。

“污水处理(国赛精选)”项目是本届大赛新设立的40个国赛精选项目之一。陪伴该项目从全国347个推荐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国赛精选项目,中原环保90后参赛选手陈超越所在的团队历经了3轮选拔、累计与1671人次比拼。奔赴赛场前,陈超越还和团队在双桥污水处理厂集训基地进行着最后的冲刺训练。

“家具制作”是一项极度考验手工技艺与美学素养的传统赛项。“我们的尺寸精度要做到0.5毫米以内,不能用数控设备,这就需要选手在平时多用手上功夫。”指导老师邓兆伦在备赛前期开始,就让选手们以尺为“刃”,对木料尺寸“锱铢必较”。这意味着每一道榫卯结构,每一处弧度打磨都依赖于选手的手感与经验。为此,备赛期间,选手们每日手持卷尺、角尺、刨子,在木材间反复推演。

“数字交互媒体设计”则代表着未来技能的方向。该项目融合UI/UX设计、用户体验分析、跨平台适配等多项前沿能力,要求选手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一套完整的数字化产品原型。“业精于勤,我们的备赛逻辑就是‘以题带练’,在不断的实战模拟中超越昨天,可以说是‘卷自己’。”指导老师杨绍清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了团队近半年来的备赛状态。面对这项全新的国家级赛项,他和选手湛魏莱正以超乎寻常的努力,向最高领奖台发起冲刺。

赛事保障 细致入微

本届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承办,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协办。为做好全方位保障,确保大赛顺利推进、圆满举行,承办方多管齐下、精心筹备,在大赛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安排。

据悉,在赛项保障方面,承办方按程序遴选21家赛项保障单位,培训场地经理、赛项解说、物料管理、应急保障等4000余名赛项保障人员,并组织多轮技术对接,发布全部赛项的技术文件,确定赛项设备10余类1.12万台(套),赛场器材耗材25类4.87万件,为大赛顺利举办提供保障。

在后勤服务领域,为做好全方位保障,承办方成立了1000余人的后勤保障团队,组建参赛代表团“一对一”保障专班,全面做好食宿交通等服务工作。目前,选手、世赛裁判等5558人陆续入住郑州航空港区“梅河芳邻”选手村;国赛裁判、各代表团工作人员等,入住在距离赛场半小时内车程的24家酒店。

同时,为满足参赛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做好保障工作,选手村、赛场还设置了若干就餐区、医疗点,满足参赛群体用餐及紧急医疗需求。

来自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郑州工业技师学院、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的1500名青年志愿者已踏上服务大赛的青春征程,将在郑州站、郑州东站、郑州航空港站、郑州机场、配套酒店、比赛现场等地点提供志愿服务。

为确保服务质量,执委会志愿服务部围绕礼仪规范、应急处理、赛事知识与岗位技能等内容开展系统化培训,全面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1500名志愿者被分配至执委会10个工作部,承担赛事协助、嘉宾接待、观众引导、媒体支持、展示交流及后勤保障等六大类共28项精细化服务任务,全方位保障赛事高效运转。

本报记者 李娜 杨丽萍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

在郑州开赛

开幕式表演

河南代表团入场

新华社郑州9月19日电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19日晚在河南郑州开赛。本届大赛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围绕106个竞赛项目参赛。这是我国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

赛项方面,包括66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和40个国赛精选项目。25个省份代表团参加比赛项目超过赛项总数的90%;21个代表团参加全部赛项,较上届增长近1倍。首次设置乡村振兴专项赛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领域赛项占比超50%。17个新职业赛项展现新技术、新技能发展的最新趋势。

选手方面,看年龄,既有来自院校的“技能新星”,也有长期坚守一线的“老师傅”,年龄跨度从16岁至57岁;看身份,技工院校学生、企业职工分别占比58%、21%,企业职工占比增加;看学历,博士、硕士、本科人数占比33%,高学历参赛选手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前沿技术技能领域。

赛事活动为期5天,9月23日举行闭幕式,届时不仅将集中向获奖选手颁奖,河南省还将与第四届大赛承办地浙江省进行会旗交接。


郑州航空港区从“筑巢”到“护航”

大赛首次设立选手村

9月20日,万众期待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郑州航空港区开赛,除了汇聚顶尖技能高手,本届大赛还有哪些亮点?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特色活动等着你。

●展会、展演、论坛,精彩远超想象

展会 展会设置了国家成果展、各代表团成果展、企业技术设备与技能展、河南特色技能展以及技能培训体验活动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卫星返回舱、国产芯片、“奋斗者号”模型等高精尖实物,感受科技的震撼力量。

同时,还有AI智能眼镜学习心肺复苏、仿真无人驾驶、盾构机模拟工作等互动项目,让你亲身体验前沿科技。更有70个“技能培训小课堂”,提供面点制作、家电维修等简易培训,让技能变得触手可及,走进日常生活。

表演 大赛精心挑选了40项全国“绝技绝活”进行展演,涵盖高新技术、手工制作、艺术创意等多个领域。展演创新采用“T台沉浸式”模式,并设置观众体验区,借助混合现实全息投影、3D智能眼镜等先进技术,实现虚实融合展示。

新疆的“沙粒画艺术”用细沙打造出立体油画效果,“一剪年轻十岁”的美发绝技则能让观众现场感受视觉“逆龄”,这些精彩表演将极大地增强观众的观赏性和参与感。

论坛 9月20日,中原国际会议中心将举办第二届技能强国论坛。上午为主旨阶段、成果发布阶段和演讲阶段,下午为交流对话阶段、签约倡议阶段。

●持票免费坐地铁,观赛轻松无忧

大赛赛场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中原国际会展中心,这里交通便利,紧邻高铁站、地铁站和机场。场馆规模宏大,拥有32个展馆和国际会议中心,配套1万多个停车位,室内展览面积超30万平方米,是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会展场馆,完全能满足大赛“赛、展、演、会”的各项需求,观众可以在场馆一期、二期的28个展馆内观看全部赛项的激烈比拼。

赛事期间(9月20日~22日),只要在地铁运营时间内,大赛参赛及观赛人员持电子票(商易行APP、微信、支付宝等),从全线网(含3号线、郑许线)任一车站进站,到港区会展站出站,或从港区会展站进站,至全线网(含3号线、郑许线)任一车站出站,都能免费乘坐地铁。

●首设选手村,提供贴心服务

本次大赛首次设立选手村,为选手们提供贴心服务。选手村占地面积225亩,总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这里使用19栋住宿楼,每栋楼都配备了自助售货机、自助充电宝、自助洗衣区及医疗室。

客房明亮整洁,保洁服务细致入微,她们使用五色抹布,红色擦地面和垃圾桶,紫色擦五金件和镜面,绿色抹尘和清洁面盆,咖色擦马桶,蓝色擦杯具,专业且用心。

餐饮方面,菜品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餐厅服务经理表示,将推出四五十种菜品供大家自助选择,餐厅可同时满足4500人的就餐需求。据了解,餐饮保障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和骨干员工都曾为北京冬奥会服务过。

在优化选手村服务供给方面,郑州航空港区投入1700余名工作人员,全力打造“选手之家”。为了保障选手高效便捷出行,开通了选手村至大赛场馆接驳专线。

本报记者 刘凌智/文 马健/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张改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