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郑州晚报文脉周刊 | 两大书香盛会下周举办

2025-08-22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以舞为声 解构黄河文明深厚基因

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落幕 河南5个节目获奖

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 舞蹈《母亲河流过我心上》

本报讯(记者 魏滢 文/图)8月20日,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湖北省武汉市落下帷幕。河南代表队选送的舞蹈《母亲河流过我心上》荣获特等类节目。

本次汇演河南共有5个节目入围。除舞蹈《母亲河流过我心上》荣获特等类节目外,女声二重唱《世界赠予我的》、女声独唱《青藏高原》、男子双人舞《不朽的旗帜》以及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均荣获一等类节目。

本届艺术汇演由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同主办,以“心梦交响·共赴时代华章”为主题,着力展示全国各地各民族各类别残疾人讴歌不屈生命、创造美好生活的文化艺术成果。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派出32支代表队、152个节目、2075名演职人员参加现场汇演。其中,残疾人演员1318人,占演员总数的95.4%。据悉,本届汇演各环节演出实现一地举办,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历史上也属首次。

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始于1987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各类别残疾人不分年龄、职业均可参加汇演。艺术汇演已成为广大残疾人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是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展现残疾人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舞台,在推动残疾人文化文艺事业创新发展、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大会

两大书香盛会下周举办 邀您赴一场创意阅读之旅

8月21日,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在郑召开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即将于8月28日至31日在郑州召开,这是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首次落地河南郑州。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也将与本届数博会同期同地举办。

据介绍,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是我国唯一以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为主题举办的全国性、国际化博览会。从2005年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首次在北京举办以来,已成为享誉中外的数字出版领域国家级盛会。

设置六大展区 参展企业超过600家

从2005年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首次在北京举办以来,数博会陪伴着中国数字出版产业走过了20年的历程,已成为享誉中外的数字出版领域国家级盛会。

本届数博会以“数实相融 智赢未来”为主题,展览展示方面,分为中央部委所属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展区、地方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展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展区、数字出版国际合作展区、数字出版互动体验展区、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展区六大展区。参展企业超过600家,包括国内出版企业、数字出版企业,国际出版组织、国外知名数字出版企业。河南、上海、江苏、安徽、陕西、湖南、湖北、四川、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重庆、江西、浙江、广东、福建、广西、海南、辽宁、青海、宁夏、新疆等23个省区市分别组团报名。

论坛活动方面,数博会安排1场主论坛,4场分论坛,主论坛预计参会人员600人。现场活动包括洽谈签约、新品发布、项目路演、产学研互动、现场体验等150多场。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名国际嘉宾将参与主论坛和各专题论坛、沙龙、洽谈、联谊等相关活动。

亮点纷呈 集中展示出版业发展新成果

本届数博会在展览方面,呈现出科技化、国际化、融合化、场景化四大亮点。

科技化方面,本届数博会集中展示了出版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产品。例如,腾讯展出的产品有腾讯元宝、乐享知识库、探元计划、混元游戏视觉生成平台、腾讯优图AI照相机等。同方知网的华知+DeepSeek大模型,包括数字出版、智能审校、AI检测、信息化服务等。万方数据的锐盾智能审校平台,嵌入出版内容管理系统,提升初审质量与效率,特别是语病审核能力等。学习强国将展出“学习强国”大模型和智能审校系统……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将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国际化方面,本届数博会是增加“国际”二字之后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化特色更加鲜明。国际展区将按照“引进来”和“走出去”划分为两部分。其中,“引进来”部分有励讯集团、剑桥大学出版社、新加坡开科思(上海)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华国际出版商联盟(IPCC)等10多家成员单位,如威利出版集团、赛捷集团、美国数学学会、英国查尔斯沃思集团等国际企业,以及日本书籍出版协会等。“走出去”部分重点展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10多家成员单位,以及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宁夏智慧宫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国际合作中的新项目、新成果。

融合化方面,本届数博会集中展示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最新成果,如融媒图书、融合出版物、全媒体数字出版生态体系等。人民卫生出版社将展示《十万个健康为什么丛书》和《相约健康百科丛书》等融合图书,以及人卫inside知识库和虚拟标准化病人系统等数字产品。机械工业出版社将展示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天工讲堂等智能化平台及数字教材。在山东展团,有山东出版数字融合产业研究院的“高等数学智慧学习平台”和明天出版社的“明天伴读融媒体平台”等融媒体产品。此外,陕西展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湖北知音传媒、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辽宁出版集团、漓江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安徽新华电子音像出版社也都将亮相数博会,展示最新融合出版产品。

场景化方面,一批数字出版与文旅场景、阅读场景、教育场景深度融合的新产品在数博会上亮相。例如,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将展示虚拟仿真智能教学系统。浙江博库数字出版传媒集团以《黑神话:悟空》项目为代表,打造深度沉浸式游戏化体验空间。内蒙古展区有《红色馆藏——内蒙古馆藏革命文物》VR实景展示和AR老照片“活起来”等音视听资源。湖南地图出版社展示智慧点读电子地图,通过“触碰即读”的核心交互模式,实现地理信息的即时触达……这些场景化的互动产品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是出版产品数字活化的生动体现。

论坛活动丰富多样 多项成果即将发布

本届数博会在论坛活动方面有以下特点:

一是举办形式丰富多样。

本届数博会除主论坛、专题论坛之外,还针对行业难点、热点和需求,安排了4场路演推介、3场沙龙、4场中外对话和沙龙活动、2场闭门研讨会、2场业务洽谈对接会。此外还有新品发布会、中外联谊会、签约会、人才招聘会、资源采选会、数字出版工作坊AIGC特训营等150多场活动。

行业主管部门将举办《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发布会暨出版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研讨活动暨智慧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推进会。

二是成果发布亮点纷呈。

本届数博会期间,将发布一批新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2024—2025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年度报告》《出版业科技应用研究报告》等权威报告。其中,《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在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下首次推出。

还有一批数字产品亮相发布。如新华社河南分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联名款《党建工作AI助手》产品,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的“互动科普”科学教育整体解决方案;中国地图出版社集团的“星穹视界—AR地理空间探索系列”产品;中信所—国科众安的锐盾智能审校平台等。

三是服务产业更深更实。

数博会组委会根据之前与国际出版企业、数字技术企业、参展企业的座谈,充分了解展商的实际需求,力求让数博会在产业推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本届数博会特别邀请一批发行企业、平台企业、图书馆等数字资源需求单位到场,并邀请河南省卫健委、教育厅、科技厅、文旅厅等组织相关单位参与,促进上下游业务合作。

数博会期间还将通过数字资源对接会、有声资源采选会、IP授权业务洽谈会、路演推介会等活动,促进产品供需对接。此外,数博会通过线上展示发布供需信息,线上线下联动,通过入驻“数博荟”小程序,打造永不落幕的数博会。

本报记者 秦华 苏瑜



在陶瓷里重走丝路

《西游记——唐代陶瓷里的丝路文明》展览策划始末

展览现场

自《西游记——唐代陶瓷里的丝路文明》展7月12日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陶瓷文化、西游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形态各异的骆驼俑、高鼻深目的“胡商天团”以及日用器具,带领观众从盛唐风华里感知丝路文明。为何会策划主办此次展览、展览背后还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启发?记者连日来走访了相关人士。

缘起:从小说还原真实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种“丝路精神”正是现代“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根基与核心理念。对此,潜心收藏、研究古陶瓷30余年的何飞有着深切的感受。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交流的纽带,在促进经济互通、文明交融、技术传播和政治外交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去年推出的《丝路融合之美——西域来通大唐杯》专题展,通过百余件中外杯子来展现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融,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是博物馆的职责使命所在,我就考虑再做一场展览,通过不同的载体来反映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谈及策划推出《西游记——唐代陶瓷里的丝路文明》展的初衷,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馆长何飞打开了话匣子。“大象”是一家陶瓷类专题博物馆,“陶瓷”是特色更是优势,因而何飞选择了最能体现丝路文明辉煌成就的唐代,从唐代陶瓷的角度展现丝路文明。

于是,观众在《西游记——唐代陶瓷里的丝路文明》展上看到了唐代骆驼、僧人、胡人、飞天、天王俑、日用器等,从物质到精神世界,从日常生活到商贸交流,讲述了一个丰富而又完整的“丝路故事”。

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书中对唐僧师徒“西行”及相关器物的描绘,如威严的佛像、天王,新奇的蔬菜瓜果等,为无数青少年打开了“西域”的神秘世界。“在展览的名字上,我们也考虑了很久,用什么主题能够全面又生动地概括这次展览?最终选择了‘西游记’这个题目。”何飞介绍,《西游记》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之一,影视、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中均有围绕“西游”这个大IP进行的创作,而陶瓷集可塑性强、釉色奇幻、水火淬炼永恒于一身,既能精准刻画细节,又可承载深刻文化意象,是跨越古今的立体艺术语言。由此,何飞把《西游记》的文学想象,放回真实的历史土壤,让唐代陶瓷器讲述“西行故事”。

策展:三个切面讲述丝路文明

为了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观展体验,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还在展览筹备期间召开了“西游记——唐代陶瓷里的丝路文明”专家研讨会,邀请中国古陶瓷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的1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丝路主题展览的策划、文物解读与公众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即将推出的“西游记”展览提供学术支持与实践建议。

经过多番讨论,展览最终分“沙漠之舟”“西域奇谈”“胡风唐韵”三大篇章,通过呈现骆驼俑、人俑、宗教器物等,反映唐代丝绸之路上商队贸易、文化交流的场景,反映了不同文明在服饰、艺术上的相互影响,揭示出丝路不仅是贸易通道,更是文化融合的桥梁,在构建跨越亚欧的经贸网络、推动宗教艺术传播、加速科技交互创新以及促进民族融合等多个维度上的重要意义。

步入展厅, 26件立驼、卧驼、载物驼、单峰驼,按“出发—负重—到达”排成30米长的“驼队”;罕见的单峰驼俑傲立群雄,展现出“沙漠之舟”的生动画面;“西域奇谈”中的天王俑、飞天俑、药叉俑等,为观众勾勒出丝路沿线人们绚丽的精神世界;30余尊胡人俑和生活器具组成的“胡风唐韵”分别展现“胡商天团”、昆仑奴、说唱艺人等不同角色的丝路生活。

“每次展览虽然我们力求尽善尽美,但也因为各种因素有不可避免的遗憾。”何飞坦言,原计划的“西游记”展由5个篇章组成,由于场地原因此次只展出了3个篇章,“科学技术”和“丝路乐舞”也是“西游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一场展览中我们将通过5个篇章,完整展现丝绸之路上乐舞和科技交流融合的成果”。

展览开幕后,各地观众闻讯前来观展,并表达了对展览的喜爱之情。他们认为,此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认知的更新。“过去我的印象里‘丝绸之路’就是中国把丝绸、瓷器等物品输出西域,没想到还引进了很多现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物品。”一位观众激动地表示,大家应该认真了解真实的“丝绸之路”,不仅有“西去”还有“东来”,这种是商贸、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往来交融非常有意思。

豫陕联动演绎“丝路双城记”

西安和郑州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与世界著名的罗马、雅典、开罗等古城齐名;郑州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重要交通枢纽,有着“丝绸之路桥头堡”之称。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是郑州最早一批开馆的非国有博物馆之一,至今已免费开放19个年头;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是当前国内专业从事收藏、研究、修复、展示唐三彩及彩绘陶俑的专题性博物馆,两馆在全国非国有博物馆界都享有盛誉。

“此次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与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携手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精心策划、精心筹备,为河南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两地博物馆的紧密合作,不仅是文化资源的共享,更是在加强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方面开展的创新探索。”何飞介绍,近年来,“大象”还向山西博物院、深圳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杭州市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漯河市博物馆、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等多次输出展览,为陶瓷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通过这次展览,我希望能够在传播历史价值的同时,促进大众对丝路文明、丝路精神的认知,把‘西游’从神魔故事拉回人间烟火,让观众看见骆驼背上不仅有佛经,还有葡萄美酒;胡人俑的衣饰里,折射着盛唐的文化基因。”何飞表示,如果说此次展览是1.0版本,接下来还将继续提升“西游记”这一展览品牌,打造2.0甚至3.0版本,用精品展览带广大观众了解历史、珍惜当下、勇创未来。

本报记者 左丽慧/文

大象陶瓷博物馆 供图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