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庆团圆,10月6日,西流湖街道民政服务站里飘着淡淡的桂花香。一场名为“中秋巧手暖耆年”的手工灯笼活动,让这里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72岁的王奶奶是第一个到场的。她戴上老花镜,熟练地将竹篾弯成圆形框架,动作麻利得很。“我年轻时就爱做这些针线活,现在正好派上用场。”王奶奶笑着说。
不远处,65岁的张爷爷正对着一堆材料发愁。他拿起灯笼底片,却怎么也找不到对应的粘贴位置。王奶奶看在眼里,主动走过去:“老张,我教你。”
活动进行到一半,社工小李发现,80岁的李奶奶总是独自坐在角落,默默地将红色流苏系在灯笼底部。小李上前询问,才知道奶奶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今年中秋又不能回来陪她了。
小李握住奶奶的手安慰道:“奶奶,我们都是您的家人,今天大家一起过节,一样热闹。”说着,她和几位志愿者围过来,帮奶奶在灯笼上贴上“平安”“团圆”的小贴纸。李奶奶看着渐渐成型的灯笼,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有你们在,这个中秋不孤单了。”
不一会儿,一盏盏红灯笼陆续制作完成。社工们帮老人们点亮电子灯,温暖的红光透过镂空的灯面洒出来,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暖洋洋的。
“来,大家一起合个影!”随着快门声响起,几十张笑脸和满屋子的红灯笼一起,被定格在照片里。
张爷爷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灯笼,必须得带回家挂起来,给孩子们看看!”
看着满屋子的灯笼和老人们的笑脸,志愿者感慨地说:“我们举办这样的活动,不只是让大家做一个灯笼那么简单。这一盏盏灯笼,代表的是一份牵挂,一份陪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邻里的温情,感受到社区的温暖,让他们知道,即使子女不在身边,这里也是他们的家。”
本次活动在郑州市民政局、中原区民政的指导下完成。中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中原区还将继续围绕传统节日,策划更多有温度的活动,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记者 陶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