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疾控部门连发健康提醒:预防“基孔肯雅热” 做好防蚊灭蚊是关键

2025-07-24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三伏天,随着气温持续攀升、降雨量增多、蚊媒活动愈发活跃,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随之显著增加。

近期,广东佛山出现一起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发布通报,截至7月20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158例,均为轻症病例。

基孔肯雅热?这个名字拗口的传染病到底是什么来头?今连日来,河南疾控、郑州疾控相继发布健康提醒,“基孔肯雅热”传播媒介为“花蚊子”,目前我省主要面临输入风险,预防本地传播,重点在于做好防蚊灭蚊。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它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蚊媒传染病。目前无特异性药物和疫苗。此病各年龄段人群均易感。全球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本地传播,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近些年我国周边的东南亚疫情持续活跃。郑州市作为交通枢纽城市,交通便利,人流量大,面临着输入风险。

感染后,出现的主要临床表现与登革热类似,为突发高热、皮疹和关节痛。但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传播媒介——“花蚊子”

郑州市存在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属于“清水容器型”蚊子。目前我省主要面临基孔肯雅热输入风险,因此预防主要策略为防输入,防本地传播,主要措施为防蚊灭蚊。

幼蚊多孳生在居民点及其周围的容器(如缸、罐、盆、碗、破瓶等)和植物容器(如竹筒、树洞等)以及石穴等小型积水,轮胎积水更是这种伊蚊最普通的孳生场所。

成蚊喜在室外活动,亦会飞进室内,对人有很强的攻击力,雌蚊主要在白天吸血,高峰期出现于日出后两小时内及日落前两小时内。

科学防控防蚊灭蚊是关键

花蚊喜欢在清水中产卵繁殖。因此要及时清理房屋内外可能存在积水的容器,如清理花盆、水桶、一次性塑料杯、饮料瓶等,防止积水;室内富贵竹等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周定期换水洗瓶,至少1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暂时不使用的容器,应倒置,避免积水。此外,要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生活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居家可安装纱门纱窗、蚊帐等物理措施防蚊;科学合理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化学杀虫剂;外出活动尽量避开蚊虫活动高峰时期,若高峰期外出,建议穿长袖长裤,喷涂含避蚊胺、驱蚊酯的驱蚊剂。

特别提醒:

近期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流行区旅居史,返回后应做好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旅行史。

如果计划前往东南亚、非洲等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出行前一定要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

记者 王红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