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奶茶、火锅、烧烤“三件套”,31岁女子查出“奶油血”

2025-05-13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近期,郑州一名31岁女性在体检时被发现血液呈现罕见的乳白色——因长期高脂饮食导致的“乳糜血”现象。其血液甘油三酯水平高达77mmol/L,超标近45倍,相当于血液中堆积了大量脂肪微粒。而王女士每日火锅、烧烤、奶茶的“三件套”生活方式,正是年轻人群健康危机的典型缩影。5月11日是第八个世界防治肥胖日,就大家关心的“乳糜血”问题,记者连线了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吴慧丽。

烧烤、火锅、奶茶让血液变“牛奶”

“从过年到现在,4个月基本上每天不是一顿火锅就是一顿烧烤。奶茶天冷的时候就一杯,天热的时候两三杯……”该女子的“豪横”生活习惯和体检结果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证明人家条件好,一天一顿小烧烤!”

“所以老人说了,人生病是吃出来的!”

“控制不住嘴巴太可怕!真真实实的富贵病!”

“都是高科技狠活!”

“或许是时候,为健康选择一片‘青菜”,放下那一支支‘奶茶油’的诱惑!”

像王女士这样的现代年轻人生活方式不在少数。饮食失控是核心诱因,外卖依赖和社交聚餐中高油、高盐、高糖食物的频繁摄入,导致甘油三酯、胆固醇超标。

“奶油血”易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

“乳糜血是血液中脂肪含量异常升高的表现,导致血液呈现乳白色或混浊状,这种现象也被称为‘牛奶血’或‘脂血”。”据吴慧丽主任讲,乳糜血呈现乳白色的原因是由于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高脂食物,身体代谢能力不足,血液中的乳糜微粒就会堆积到肉眼可见的程度使血浆变得浑浊、乳白。

正常的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浓度应低于1.7mmol/L(约150mg/dl);当甘油三酯浓度超过400mg/dl时,血浆会变得浑浊;超过1000mg/dl时,血液几乎像牛奶一样乳白,就像往一杯水中滴入大量食用油,油水混合后会形成乳白色乳液。血液中的脂肪颗粒越多,血浆就越像“奶油”。

?乳糜血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乳糜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易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影响血液循环?。乳糜血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液循环,严重时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损害肝肾功能?。长期乳糜血可能导致脂肪肝、肝硬化以及肾功能损害。影响生育。对于育龄期女性,乳糜血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排卵和受孕;对于男性,可能影响精子质量和活力,降低生育能力。

管住嘴,迈开腿,每周设定2天“清淡日”

针对乳糜血的防治,吴慧丽提出系统性建议需从饮食、生活习惯及医疗干预等多维度协同管理。在饮食控制方面,应避免一次性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碳水食物,减少动物内脏及奶油制品的摄入,优先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低脂蛋白食物。此外,每周设定2天“清淡日”,以蔬菜、粗粮为主食,每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至30g,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间接降低脂肪合成。

在生活方式调整上,每日需保证30~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结合抗阻训练(如深蹲、哑铃)激活脂蛋白脂肪酶,促进乳糜微粒分解;同时,睡眠时间应控制在7~9小时,避免熬夜打乱代谢节律;30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脂四项检测,若甘油三酯>5.6mmol/L,需立即就医评估急性胰腺炎风险。

对于严重超标者,医疗干预必不可少。药物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贝特类降脂药、他汀类药物或新型靶向药物。吴主任特别强调,药物仅能作为辅助手段,患者仍需坚持饮食与运动干预。

数据显示,我国20~40岁人群中血脂异常比例十年间翻倍,而乳糜血引发的急性胰腺炎、心脑血管事件正逼近“90后”群体。乳糜血的防治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生活方式的革命。当年轻人意识到“奶茶、烧烤、熬夜”正在悄悄掏空血管时,主动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对心脑血管最有力的保护。

记者 黄栖悦

分享到: 编辑:周爱巧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