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迎来了一场医学与科技深度交融的盛会,首届医工融合?创新发展学术会议及一系列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此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汇聚了众多医学、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嘉宾,共同为医工融合的创新发展出谋划策,标志着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在推动骨科医学进步的征程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晓龙主持开幕式,医院党委书记潘晔率先致辞。他对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表达了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并指出此次与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的合作意义非凡。这不仅将有力推动双方在医学研究、临床诊疗、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工作,更是洛阳正骨医院提升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契机。未来,双方将紧密围绕骨科医学领域的关键问题,积极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机制,为民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郑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强调,全球医疗科技正朝着智能化、精准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关键所在。此次合作是科技创新赋能中医药传承的生动实践,双方携手不仅贯彻了省委战略,更是医工交叉领域的战略性布局。
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原副校长张安胜详细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医工融合领域的学科优势、科研成果以及人才培养情况。他分享了高校在推动医工交叉创新方面的经验与理念,并表达了对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合作的坚定信心。他希望双方以此次学术会议为契机,在医工交叉领域实现技术瓶颈、资源壁垒和地域限制三方面的突破,推动新技术临床应用,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为 “健康中国” 建设贡献力量。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对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的发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医院作为全国知名的三级甲等中医骨伤医院,传承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坚持中西医并重、医工结合,形成了显著的学科优势。他强调医工融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希望双方以此次合作为起点,发挥各自优势,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聚焦骨修复材料、智能诊疗设备等关键领域,积极创新,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众人的见证下,一系列重要签约仪式顺利举行。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院长张万斌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党委书记潘晔签订了双方战略合作协议,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多个领域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共同致力于医工融合创新发展,推动骨科领域技术突破与临床应用。同时,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也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与科研成果转化。
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科研专项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将为双方合作的科研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加速医工融合科研成果的产出,助力骨科医学前沿研究与技术创新。
开幕式结束后,学术讲座环节正式拉开帷幕。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数字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的10位专家、教授,围绕 “医工融合?创新发展” 主题,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内容涵盖医工交叉创新转化、智能医疗机器人与微创精准诊疗、中西医结合骨科优势转化等多个前沿领域,为在场的听众带来了丰富的学术盛宴,引发了大家对医工融合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
此次首届医工融合?创新发展学术会议及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的成功举办,搭建起了一个医学与工程技术深度交流的平台。各方携手合作,必将在医工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为骨科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 “健康中国” 建设贡献更多力量,让广大民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记者 谢源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