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丨对门装可视门铃自己感觉“被监控”,这闹心事儿咋解决?

2024-07-04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近年来,智能可视门铃、电子猫眼等高科技产品很受居民欢迎,但如果安装不当也会惹来邻居的不满。这么,家住郑州市中原区的李先生就遇到这样的“闹心”事儿,今天,就来看看法官是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件事儿的。
2023年9月,同样家住中原区的温大爷出于安全考虑,在自家入户门上安装了某品牌的可视门铃。该可视门铃拥有“AI人脸识别”“2K红外夜视广角”“6米雷达侦测”等功能。然而,此举却给对门住户李先生带来烦恼。李先生说,温大爷安装的可视门铃正对着自己家的大门,将个人隐私完全暴露在“监控”之下。“我感觉自己被人‘盯着’,严重影响了我正常的居家生活和身心健康。”李先生说。
为此,李先生多次上门与温大爷协商,要求拆除该可视门铃,但温大爷表示安装可视门铃只是出于安全考虑,拒绝了李先生的要求。几番争执,双方矛盾越来越深,李先生将温大爷起诉至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要求其拆除可视门铃并删除与其相关的全部抓拍图片及监控视频。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陈红听取了双方的陈述和辩解,并查看了可视门铃之前采集到的视频,发现门铃使用后确实会对李先生的个人隐私和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调解中,陈红借助典型案例对温大爷说:“虽在自有空间内安装可视门铃,主观上不是为了偷窥邻居的隐私,但设备拍摄范围超出自有领域,记录和存储了他人个人信息,对他人的隐私造成侵扰,也属于民事侵权行为。”
经过积极沟通、耐心调解,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温大爷同意将可视门铃拆除,并删除录入存储的监控图片及抓拍视频。至此,困扰邻里间许久的“闹心”事儿,终于圆满解决。
说法:安装可视门铃,一定注意不要侵犯他人隐私
安装“可视门铃”“电子猫眼”本是为了“安心”,但方式不当可能会变成“闹心”,为了避免产生此类邻里纠纷,安装可视门铃等电子产品时尽量选择将视野范围控制在自家门口,避免拍摄到邻居而侵犯他人的隐私。如果不可避免拍摄到邻居的行动范围,要提前征得邻居的同意后再进行安装,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矛盾。

记者 鲁燕 通讯员 穆童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