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升旗仪式背后这么多故事”“奥运会开幕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听妈妈说女排当年在世界没有对手”……7月15日,在郑州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刁家乡民政服务站社工精心组织辖区儿童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光影艺术,让孩子们更直观、生动地触摸国家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弥补课本知识在具象化呈现上的不足,助力他们构建对国家历史的初步认知框架。
“好壮观”“加油加油!坚持!”“耶!我们赢了!”观影过程中,“女排夺冠”“北京奥运会”“国庆大阅兵” 等充满激情与荣耀的片段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现场不时响起雀跃的讨论声。
“为什么开国大典的升旗仪式要反复调试?”“四川小男孩为什么如此渴望奥运门票?”……社工们结合历史背景耐心解答,用儿童能理解的语言解读时代记忆。社工还引导孩子们关注影片中的细节:不同角色的方言特色暗藏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片段中科研人员接受高压枪冲洗的场景,实则是那个年代防护条件下的严谨操作。这些互动讲解让抽象的历史变得可感可知,让 “祖国” 二字从书本上的词汇,转化为孩子们眼前鲜活的人物群像与滚烫的时代情感。
服务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观影活动以“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用故事代替说教,用情感连接认知。孩子们在光影流转中感受祖国的温度、历史的厚度与人性的光辉,一颗颗热爱祖国、尊重历史、勇于担当的种子,正悄然在童心深处扎根生长。
记者 陶然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