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促进特大城市转型发展的破题之作
——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纵深迈进系列评论之二
郑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既要重视科学规划,明确符合自身的核心功能、优势产业,实现精准、可持续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不断增强治理能力,坚持系统观念,健全城市治理体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郑州作为建设中的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既是我们肩负的重大使命任务,也是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利于把城市治理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近年来,我市创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聚焦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目标,将组织优势与数字优势融合叠加,线下线上联动配合,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聚焦实现高效能治理,着力提升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创新理念方法、提升工作成效,持续推动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纵深迈进、全面出彩,持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网格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必须用好网格管理和服务这一重要手段,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几十米”,真正使网格成为化解矛盾的“减压阀”、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在开创“一格管全面、一屏观全域、一网统全局、一线通上下、一键全处理”数智治理新格局的基础上,我们要持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体制,以绣花功夫和历史耐心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统筹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造智能体城市,深化完善网格化、网络化、智能化、法治化、现代化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要以规范化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基础。基层社会治理是特大城市治理的基石。近年来,我市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为载体,把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融入实践探索,通过建立“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等,组织多方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治理;通过“五员一律”进网格,依法调处化解社会矛盾;通过“网格化管理+数字化治理”,推进形成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党建引领、协同联动、多元共治社会治理新格局……下一步,我们要锚定“两个现代化”总目标,以智能体城市建设为总平台、总抓手,在完善提升1.0版的基础上,加快推出2.0版,全面实施3.0版,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拓展延伸、迭代进化,加快打造具有郑州特色的特大城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样板。
要以服务管理创新提升行政效能。特大城市高效能治理必须发挥好职能部门的关键责任主体作用。过去的一年,我市推出服务企业的“郑好有”APP,全方位保障水电气等要素供给,企业反映问题解决率保持在99%以上;全市城运平台各类事件问题按期处置率达到98.2%,群众满意率达到99.35%……正像我们看到的,随着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越来越完善、运行越来越顺畅,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增加群众获得感的同时,也促进了改革发展、转变了干部作风。下一步,我们要持续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持续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持续在条块联动上实现新突破、在多体系合一上实现新突破、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上实现新突破,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
实践证明,我们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是以前瞻眼光、系统观念、数智思维布局推进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探索,是强化党的执政基础、满足人民群众需求、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必然选择,是顺应新时代特大城市发展规律、抢抓数字化变革机遇、促进特大城市转型发展的正确道路。
我们要坚定信心决心,把纵深推进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作为实现“两个现代化”的关键突破口,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确保实现更好更大成效,推动特大城市转型发展,在全国打造样板示范,为努力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郑州生动实践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