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故事 | 中原环保:污水变清流,走出绿色路

2025-05-13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汩汩流出,经使用后又变为城市污水排出。这些污水流向何方,又如何实现再生?

在城市水循环体系中,污水处理与再生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作为城市污水治理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每日都在书写着污水“变废为宝”的生动实践,创新探索“再生水+”“污水+光伏”等模式,坚定地走在绿色发展道路上。

一滴污水的“重生之旅”

走进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马头岗水务分公司,跟着污水的足迹,首先来到水泵房区域,伴随粗格栅不停地运转,如“清道夫”般拦截了污水中较大的固体杂质。紧接着,细格栅开始“精雕细琢”,进一步去除微小杂质,污水逐渐褪去污浊。

从进水泵房到生物反应池,再到二沉池、活性焦吸附池……经过多个环节科学处理,污水最终成为可用于绿化灌溉、河道补水等的再生水。最终,来到马头岗水务分公司出水口,只见清澈的再生水潺潺流入贾鲁河,河道内水草丰美,水色清澈。循环不止的再生水宛如城市绿色发展的“助推器”,为生态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技术创新驱动发展引擎

2016年5月,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马头岗水务分公司和笑天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专注于污水处理生产工艺研究、创新及新技术的运用等工作。作为和笑天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马头岗水务分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技师和笑天带领团队成员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等行业关键技术领域开展了百余项技术创新项目。

在马头岗水务分公司二沉池边,“刷池神器”——二沉池光伏刷池机器人正沿着池沿进行着清理工作。和笑天说:“二沉池的阳光照射充足,夏天藻类生长迅速,为解决二沉池出水堰藻类清理难题,中原环保技术部门指导工作室研发了这台机器人,现已更新升级到第四代,能够有效满足不同池型的清理需求。”

活性焦吸附技术是中原环保创新成果的一张耀眼名片。活性焦如同无数微小的“吸铁石”,将处理后的尾水中难生物降解的低浓度污染物进一步吸附,让污水获得新的生命。据介绍:“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从色泽上几乎与矿泉水没啥差别。”

同样,中原环保的污泥热解气化技术和污泥好氧发酵废气处理技术也可圈可点。污泥热解气化技术是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使污泥与气化剂发生系列复杂的热化学反应,并最终生成可燃气和炉渣,彻底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污泥好氧发酵废气处理技术通过废气收集、气体除湿、吸附脱附等工艺,使挥发性有机物去除率达90%,排放口臭气浓度大幅降低,各项指标远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要求。

绿色发展的多元探索实践

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中原环保积极探索,拓展出“再生水+”清洁能源。

据了解,郑州市再生水夏季温度26℃左右、冬季温度15℃左右,利用再生水水温、流量稳定持续的特点,提取再生水自身热能,为住宅和城市综合体进行集中供冷、供热,可大幅节约电能,减少碳排放。提能后的再生水可用于市政杂用、城市景观、工业利用等领域,实现水资源多级循环利用。目前,郑州市已开发郑州东站、地铁停车场站、龙湖金融中心等再生水清洁能源供冷供热项目,总面积约37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2万吨,减少碳排放约8.1万吨。

当前,“污水+光伏”的融合发展也在稳步推进。中原环保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生物池、屋顶、构筑物等闲置空间加装光伏组件,实现污水处理厂与光伏电站的完美结合和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近年来,中原环保大力推动光伏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绿色融合,先后在郑州、洛阳、漯河等地建设运营“水务+光伏”分布式电站10余座,总装机容量约56.47兆瓦,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6000万度以上,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2万吨,减少碳排放约5万吨。

此外,中原环保以污水处理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为方向,推进“零碳”概念污水处理厂建设,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零碳”污水处理厂建设管理模式。2024年,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入选首批全国绿色低碳标杆水厂。

中原环保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在郑州举办,这也是污水处理首次进入“国赛”精选项目。作为污水处理项目的赛项保障单位,中原环保将在“国赛”大舞台上讲好郑州故事,展现绿城风采,为城市发展和生态改善贡献更多力量。

本报记者 成燕 安欣欣/文

徐宗福/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