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上街区了解到,2024年,郑州通航示范区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14% ,通航企业税收同比增长2.09%,各类飞行时长同比增长26.48% ,农林植保作业面积800余万亩,吸引省内外研学团队23000余人。一组数据背后展示出郑州通航示范区走出了“产业提质、企业增收、全面振兴”的“蝶变”之路,更反映出通航专属网格通过织密一张“组织网”、延伸一条“服务链”,凝聚起了助企服务的“向心力”。
深入访,为企业排忧解难
“项目要用水,我们网格员主动去自来水公司申请,全程服务提供最好的地块;要用工,我们包车、包食宿组织企业到高校开展专场招聘;要创新,我们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项目推进到哪儿,服务就跟进到哪儿。”网格员按各自职责深入园区企业,围绕企业发展难点、产品研发、运营销售等方面全天候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建立企业诉求清单和台账,全力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解决通航大厦企业用房、机库使用、融资困难等各类问题41个。
搭“桥梁”,为企业纾难解困
为助力企业发展,精心组织开展“四项对接活动”8场,其中,召开银企座谈会5次,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介园区企业,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园区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对接。召开低空经济企业座谈会,围绕存在的资金难、用工难、招聘难等问题,挂图作战,逐项化解。帮助企业协调拨付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385万元,进一步稳定了企业发展信心。
优服务,为企业腾飞助力
通航专属网格依托上街机场资源优势,在人才招聘、研学用房、餐饮住宿等方面强化服务保障,为企业经营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通过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举办两场专场招聘活动,加强人才引进。同时,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组织通航企业参加“2024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2024中国郑州物流博览会”“河南省研学旅行与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交流会”等9次展会活动。
“2025年,我们将依托‘党建+网格’工作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真心真诚服务企业,努力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率先破局、扩大优势、创出品牌,推动郑州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切实将低空经济打造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郑州通航试验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
记者 武建玲 谢鹏飞
通讯员 刘昂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