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晚报》青春·恋曲 | 我们家是“郑能量”搬运工

2022-05-27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5月20日上午10时,桐柏路开元小区一户相对拥挤的居室里,今年整整70岁的陈福安,正整理着厚厚的捐款记账表,老伴郑淑莲在一侧整理厚厚的两本媒体报道的剪贴本。

“我比他大一岁,我71岁了。”郑淑莲说,“这是二十多年前我们贷款买的房,一家6口人挤在这里,从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这14年来,老陈最专注的事,就是做志愿者。儿子儿媳都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孙女孙子也是河南星火志愿团的小志愿者。”

从无偿献血到捐助汶川地震

陈福安是郑州交运集团退休的,他公益献血从上班时就开始了。

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到河南省红十字会报名正式成为一名志愿者,带着全家积极参与到为灾区捐助活动中,废寝忘食,东奔西走。

做志愿者的同时,他努力学习取得“救护员证”,“救护培训师资证”。

20多年来,他组织宣传无偿献血,捐助贫困学生,关爱空巢老人和福利院的儿童,关爱老兵。2013年,他组建了河南星火志愿团,倡议公益月月捐,“用不影响自己生活的一元钱,去温暖你看得见的世界”。

同心抗疫,星火志愿团在行动

在疫情防控中,陈福安和他的伙伴们以中原区的桐福社区、郑东新区的九如路社区为主要服务点。

从70多岁的老人到青年,大家发扬“辛苦我一人,服务千万人”的奉献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积极承担核酸检测信息员、送检测管、场地布置、维持秩序、二米安全线宣传、现场消杀、上门检测、扶老携幼以及门岗执勤等服务内容,哪里需要哪里去。

家风俭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在陈福安家的大门后,挂着六个胸卡,那是他们全家人当志愿者的胸卡;餐桌边,有一幅河南地图,上边贴着几十面小红旗,那是他带领星火志愿团去做过公益的地方,多在深山农村。

郑淑莲说:“平时买菜都是捡便宜的买,能省一点是一点。”

陈福安一家从2008年做志愿者至今,14年来,老两口和儿子、儿媳和孙女孙子,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

“郑州是我成长的城市,70年来我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郑州越来越好、越来越美,我深深地热爱郑州这座充满大爱和幸福的城市。我们全家都是志愿者,也是河南省文明家庭,我们愿意为郑州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让郑州更美、更好。”陈福安说,“我们都是‘郑能量’的搬运工!”

郑报全媒体记者 徐富盈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卜贝贝 统筹:王战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