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晚报》青春·恋曲 | 坚守救援一线27年,郑州消防员为爱人和城市逆行

2022-05-28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27年过去,我是和郑州一起成长,亲身感受着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现在妻子、孩子都在这里,这里就是我们的家。”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专职消防员胡庆良“驾车能上天,下潜会入水”,入伍至今参加各类火灾扑救、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4000余起,救出人员达500余人,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优秀士兵3次、红旗车驾驶员6次。

从濮阳老家来到郑州,27年的时间匆匆而过,胡庆良见证着郑州城市的崛起,也在郑州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他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也更加努力地冲刺拼搏保卫着这个新家。

他为所爱的人和城市坚守一线27年

胡庆良,1977年生,1994年12月入伍郑州市消防支队,1997年10月入党,1998年至2000年在支队轮训队当汽车教练,2001年获取国际二星级潜水员证,后期曾担任司机班班长,同时担负特种车辆曲臂登54米高车驾驶员和水域救援工作。

2003年夏,京珠高速一处工地发生溺水事故,一名工人在雨后形成的低洼“湖泊”中洗澡时失去踪影,郑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赶往救援,胡庆良赶到距事发地上千米的公路就跳下车往现场跑,最终和战友牵手下潜将落水者救出水面。

2003年秋,一辆面的带着乘客冲入七里河,又是他背着沉重的气瓶下潜摸排,将吊车钢索成功拴在了面的之上。

2011年,这名“驾车能上天,下潜会入水”的消防员因服役到年限退出了消防部队,后来又因为热爱消防工作和喜欢郑州这座城市,而重返战斗岗位成为一名专职消防员,继续为所爱的事业和所爱的人打拼逆行。

“城市在发展,高楼林立、道路纵横,消防救援事业也在发展,营区设施得到了改观,消防员的工作和生活也有了进一步提升。”胡庆良见证着城市发展给消防救援事业带来的变化,觉得发展到四环的高架不但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也让消防车的通行速度得到了提高。

归属感和依赖感让他把家安在郑州

胡庆良的妻子现在也在中原区消防救援大队工作,夫妻俩将家安在了淮河路的一个小区,每年冬天他们会将母亲从濮阳南乐老家接来,让老人在郑州的家中躲过寒冬的侵袭,天热了才会将老人送回家乡的老伙伴身边,而郑州到濮阳高铁的开通将进一步拉近亲情的距离。

“喝的都是丹江水,这里和濮阳的习惯一样,吃用也都差不多,工作和生活都很合适。”他说,自己和妻子都是中原人,习惯了河南的风土人情,喜欢这里四季分明的季节,在郑州生活了20多年,对这座城市已经产生了归属感和依赖感。

2011年退役时,亲友邀请他和家人到深圳发展,但他坚持要留在郑州生活,最终将户口重又迁回了郑州,当他带着家人走出郑州火车站,看到熟悉的街巷和城市灯火,他觉得:“这才是我的家,这才是属于我的生活节奏。”

“原来坐9路车,从西到北要穿过大半个城市,现在家门口正在修地铁,上班出行越来越方便了,我们是享受到了时代红利。”胡庆良说,郑州既有CBD也有CCD,廊道和公园把环境变得越来越美丽了,他在这里有爱的人、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能够为身边的人继续拼搏冲刺内心感到的是满足和充实。

郑报全媒体记者 汪永森



分享到: 编辑:周爱巧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