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孩子在培训学校玩闹受伤,双方家长都要担责? 听法官跟你唠唠今年元旦才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都有啥规定

2022-01-20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俩孩子在培训学校玩闹受伤,学校、家长谁该负责?寒假又开始了,这也是《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的第一个寒假,也许大家对这不法律还比较陌生,今天,看中原区法院法官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提醒家长,如何履行好自己养育责任。

案例:俩学生楼梯间打闹,一人受伤谁担责

17岁的小航和16岁的小涛同是某教育培训学校的学生。在校上学期间的某个课间,小航与小涛在学校楼梯间打闹,小航不慎摔倒,倒地后手掌按到学校保洁员放置在楼梯间拐角护栏边的画框玻璃,被玻璃碎片割伤右手。事故发生后小涛返回教室拿纸巾,老师及同学将小航送至学校医务室简单处理后,转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经医院诊断,小航右掌开放性损伤累及血管神经肌腱。多次治疗后,经鉴定,小航的伤情构成十级伤残。

由于赔偿数额分歧较大,小航父母以小航的名义将小涛、小涛的父母以及培训学校诉至郑州市中原区法院,要求赔偿各项损失。

法院审理认为,培训学校对学生实行寄宿式管理,应承担更高标准的监管与保障义务。事故发生当天,学校保洁人员将易碎的玻璃制品放置在有学生出入的楼梯间,且没有设置警示标志也没有防护措施,没有尽到相应的教育、管理职责,因此培训学校对小航的损害后果承担侵权责任。

说法:认真学法用法,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对于小航与小涛之间的打闹行为,因双方均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据法律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法院认为,教育被监护人与同学相处时不能进行带有一定人身危险性的打闹,这属于监护人的法定监护职责,而且此职责需要监护人不间断的提醒。因此,认定双方监护人未尽到相应的监护职责,对小航的损害后果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法院酌定培训学校承担80%责任,双方监护人各负担10%。最终法院判决,培训学校赔偿小航医疗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损失144万余元,小涛父母赔偿小航各项损失2.2万余元。判决作出后,双方均没有上诉。

案件最终圆满执结,但作为执行法官想提醒家长,《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经开始实施,在工作之余要认真学法、用法,进一步全面认清自己的教育责任,利用寒假期间家庭教育黄金期,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意识和法治意识等,更好地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相关法条

《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第二章家庭责任中第14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共同生活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协助和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

郑报全媒体记者 鲁燕 通讯员 穆童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安学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