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个屋子的同事,再让他们双方商量一下”“那个屋有老人,我们不要打扰她”……9日上午,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又一次开展集中“腾房行动”,200多名执行干警奔赴各个腾房现场,郑报全媒体记者全程见证了其中三组的行动,尽管有些被执行人很明显仍在耍“赖”,但从带队的该院执行局局长张启明到每一位执行干警,都将善意文明用进执行手段,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地实现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
截至当天下午5点,金水区法院已成功腾房59套,涉案总标的6490万元,依法传唤2人,执行到位金额413万元,达成和解3件,执行完毕8件。
现场一:
“他们是同事,让他们再商量一下”
上午9时许,金水法院执行局局长张启明、副局长刘铮带队来到沙口路某小区22层,准备强制腾空丁某、王某夫妻的房产。
大门外张贴有该院的“腾房公告”,公告显示,要求屋内居住人12月8日主动搬离房屋,并告知“到期仍不履行的,12月9日上午将强制执行”。
据民事调解书显示,该夫妻二人欠申请执行人牛某50万元,还有相应利息,经法院主持调解,今年7月27日,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丁、王二人分三笔还清50万元及利息,其中最后一笔20万元及利息2000元于9月30日前还清;如果两人不及时足额还款,申请执行人牛女士有权就全部债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且两人应自10月1日起还清欠款外,还要向牛女士支付利息。
然而,调解协议已过去4个多月了,俩夫妻却并没有把这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当回事,仍没还牛女士一分钱。
9日上午,赶到两人居住的家门外时,申请执行人牛女士向执行法官姚丽说,她和丁某是同事关系,而且到现在还在“一个屋办公”:“我想先和他们夫妻谈谈,先不让记者曝光他们。”
听到牛女士的“要求”,姚丽也有同感,告诉在门外的所有媒体记者:“大家先不要进去,他们是一个屋子的同事,再让他们双方先谈谈。”
随后,该夫妻二人承诺12月15日之前还清50万元,牛女士同意法院给出的执行意见,当天对屋内物品列出清单造册,双方当事人签字离开,然后换门锁,贴封条。
现场二:
“那个屋有老人,我们不要打扰她”
“那个屋有老人,我们不要去打扰她”……11点16分,在金水区朝阳路一处腾房现场,看见有老人在现场,执行法官陈飞先安排女干警安抚老人,并让老人待在其中一个卧室,还招呼屋内的其他人不要进屋打扰老人。
而坐在客厅的被执行人陈某,看到自己的老母亲被照顾,也颇受感动,当场出示手机里的转账记录,并告诉在场的人说,“今天早上8点多,我已经转账给对方25万元,还凑了15万元,今天也能到账,剩余的欠款,给我点时间,我一定尽快筹齐还上。”
原来,2019年5月,陈某向某银行申请借款,但签订合同一段时间后,他逾期不还,银行多次催要未果,截至2021年6月,陈某尚欠银行借款本金、利息共计97万余元。直到银行申请执行发生法律效力,陈某仍没及时还款,银行申请了强制执行。
金水法院依法查封陈某名下该房产,张贴了腾房公告,要求其限期腾房。
考虑到陈某母亲也在涉案房屋居住,年纪大了,同时为了申请人更快拿到欠款,该院执行干警对双方进行调解。在执行干警的努力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陈某承诺剩余57万余元于10日内还清。
现场三:
坐拥三套房仍不还钱
强制腾空两套
2017年11月,被执行人吉某从郑州某置业有限公司购买位于金水区建业路某处三套房屋。吉某在购房合同约定期限内已支付房款240万余元,但至今仍拖欠120万元,也未承担购房合同约定的逾期付款违约金。
同年12月,吉某、置业公司与银行签订《个人购房担保借款合同》,主要约定吉某向银行借款,用于支付三套房屋的购房款,置业公司为吉某提供阶段性连带责任保证。由于吉某未按期偿还三套房屋在银行的按揭贷款,造成置业公司为吉某垫付贷款本息32万余元。经置业公司催要,吉某仅偿还6万元,剩余垫付款26万余元至今未还。
今年4月,置业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8月,法院张贴腾房公告,但因疫情无法腾房。随后,双方一直协商未成,在置业公司的申请下,执行干警进行强制腾房。
9日上午,执行干警来到房屋所在地,发现其中两套房屋被吉某出租成仓库,另外一套是一家正在经营的美容院。
经过沟通,双方仍未达成和解,执行干警决定强制腾房。
两个小时后,两间仓库已顺利腾空。
考虑到美容院负责人在外地,未能提交租赁合同,且美容院正在接待顾客,执行干警决定由被执行人吉某在一周内自行腾空,以便后期挂拍。
郑报全媒体记者 鲁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