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话题#4名解放军官兵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牺牲#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关注。4名牺牲的解放军官兵,陈红军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被追记一等功。记者注意到,王焯冉和肖思远均是河南人。
(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牺牲官兵中两人为河南籍
2月19日,记者了解到,肖思远24岁,是河南新乡人,曾在河南农业职业学院14级汽修3班就读。王焯冉23岁,是河南漯河人。两人均在2016年选择走上边关。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时空》节目: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祁发宝组织官兵一边喊话交涉,一边占据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官兵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河南籍英雄——肖思远)
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根据公布的牺牲英雄战地日记,“奶奶,这么长时间里我最牵挂的就是您,孙子这些年一直想好好让您享福,可是我却一直不在家……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这封家信是23岁的王焯冉执行任务前写下的。
那天,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
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危急时刻,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肖思远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肖思远在突围后,发现还有战友被围攻,他再次冲向前去,拼死营救战友,用身体为战友遮挡石块、棍棒的攻击。“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回顾那场战斗,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这次战斗以少胜多的关键所在。
还原河南籍英雄成长过程
2月19日,记者电话联系到肖思远的母校——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宣传部蒋鹏老师介绍,听闻肖思远的英雄事迹,学校上下感动之余更多的鼓舞。“2月20日将在学校安排统一采访。”
届时,记者将前往肖思远母校,深入了解学生时代的肖思远,同时,前往王焯冉的老家漯河,还原英雄的成长过程。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这是高原边防官兵喜爱的一首歌,迎着歌声,我们去探访河南籍英雄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