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日报》报道版面
《郑州晚报》报道版面
编者按
8月2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立毅作出批示:周帅锋同志自7月下旬以来,一直奋战在防汛抢险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一线,夜以继日、连续作战,病倒在工作岗位上,为人民利益而牺牲,这种精神彰显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高尚政治品格,值得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今日,本报以“他总是说‘不干完当天工作,就不睡觉’——追记巩义市鲁庄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周帅锋”为题,深入报道周帅锋英勇事迹,并配发评论“与艰险斗争 为人民担当”。
那个总是风风火火,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周帅锋“食言”了——他总是说:“当天工作要当天干完,不睡觉也要干完。”可眼下,镇里百姓还等着他带着大家奔向好日子,他却再也没醒过来。
那个总是加班、总是不回家,让父母、妻子、孩子既心疼又抱怨的周帅锋“食言”了——明明说好要给父母拎两桶水的,明明说好要带着两个孩子等疫情过后去逛逛迪士尼公园的,可是他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回过家……
周帅锋同志生前检查某矿山安全生产情况
再过7天,就是巩义市鲁庄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周帅锋39岁的生日,可他的生命,却定格在8月21日晚上、定格在连续工作3个月不曾停歇的工作岗位上、定格在防汛防疫的“战场”上……还有,定格在巩义市鲁庄镇百姓的心里。
来了3个月 百姓就没有不认识他的
今年5月,38岁的周帅锋被任命为巩义市鲁庄镇党委委员、副镇长。8月21日,连续工作3个月的周帅锋突发疾病,倒在工作岗位上。
上任只有3个月,鲁庄镇的百姓都能叫出他的名字了,那是一双脚、两腿泥走出来的;上任只有3个月,他连续“作战”在安全生产月、防汛救灾、防疫3个“战场”上,最终,留在了“战场”上。
鲁庄镇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彭涛清楚地记得,7月18日凌晨2点多,周帅锋突然接到群众举报,说某矿山有非法生产现象。“都凌晨2点了,周副镇长又忙了一天了,问他要不要第二天再去现场,他说‘非法矿山生产,一出事就是百姓身家性命,一分钟也不能等’,就拿着手电去现场了。”盘查车辆、摸清轨迹、查找漏洞、检查矿山……等工作干完,已经将近5点了,天都亮了。
周帅锋同志生前检查某矿山安全生产情况
在王彭涛的记忆中,“7·20”暴雨自然灾害前后,周帅锋凌晨2点之前就没有休息过,早上6点多就又起床工作。
7月19日晚至21日晨,鲁庄镇遭受暴雨,距离镇区最远的王窑村暴发了山洪,山体滑坡,多处塌方,水、电、路、通信中断,抢险人员进不去,受灾群众出不来,王窑村变成了“孤岛”。21日上午,大雨稍歇,周帅锋立即组织抢险力量,带领镇村干部奔赴现场清理道路淤堵,经过5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抢通了王窑村的“生命通道”。
鲁庄镇镇长曹报锋记得,自6月15日至离世前,周帅锋放弃所有节假日,高负荷运转在一线,尤其是7月17日至30日防汛救灾期间,更是没日没夜地奔波在防汛抢险第一线,排查危房、转移群众、疏通水路、排除隐患、察看灾情、慰问群众……哪里都有他的身影。
周帅锋同志一直奋战在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线
8月21日下午,鲁庄镇卫生院院长杜晓鹏接到周帅锋电话,“他说胸闷,咨询我咋回事,我一听,劝了好几次,终于让他来医院了”。到镇卫生院,周帅锋做了心电图,被确诊前壁心梗后不久又发生室颤,随即转至巩义市人民医院,当晚经抢救无效与世长辞。
上任3个月,打了3场“硬仗”
青山无语,洛水呜咽。
8月24日上午,周帅锋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鲁庄镇举行。
没有下通知,但仪式上来了不少百姓,虽然戴着口罩,却难掩悲痛凝重。
周帅锋同志一直奋战在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线
翻着手机上的工作群聊天记录,放大一张周帅锋的工作照,看着看着,曹报锋忍不住抹了抹眼角的泪。“看,帅锋来到咱镇上,天天就穿着这件夏天的作训服,3个月不停歇地在‘战斗’。我去医院看他的时候,他还在接电话安排工作,当天晚上咋就走了……”
鲁庄镇赵城村党总支书记曹五辈怎么也不敢相信,那个总是精神头十足、风风火火干在一线的周帅锋去世了。“天天老黄牛一样工作,咋就走了,他才30多岁啊……”
“他总是说,当天的工作要当天完成,不睡觉也得干完,他这是太累了啊……”王彭涛悲痛地列举着,“6月的安全月、7月的汛情、8月的疫情,3个多月,他就没有休息过!”
周帅锋同志一直奋战在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线
在王彭涛的印象里,周帅锋办公室的灯总是亮着。“不管我加班到几点,经过他办公室,灯总是亮着。他吃饭,总是泡面、面包应付着,他曾说,一年吃掉过20多箱泡面……”
和周帅锋一起工作过5年的同事聂明辉听到噩耗后泣不成声。在她眼里,周帅锋是个“铁人”一样的存在:“他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工作要求是10分的话,他一定要做到12分。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来没有私事,他的爱人身体不好,半夜生的二胎,他第二天就又上班了。5年间,我没见过他因私事请假。他还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他包的有一家特困户,经常自己买米面油送上山。所有的问题他都是在一线解决的,常说的一句话是‘这样说不清楚,咱去现场吧’……”
等他给家提几桶水,等来的却是噩耗
是党员干部,但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丈夫、父亲。但是,周帅锋却对家人又一次“食言”了。
7月22日,一直在一线忙碌的周帅锋终于抽出时间给家里打电话询问情况。从电话中他得知,受暴雨影响,小区供水主管网受损,水停了,电梯也坏了,父母妻儿吃水要骑着车去2公里以外的北官庄安置小区接水,再一桶一桶提上楼。
周帅锋的父母年近七旬,身体不好。妻子是教师,经常颈椎疼、腰腿疼。两个孩子一个9岁一个4岁。吃水成了当时家里的难题。
周帅锋牺牲之前,办公桌上留下的还未写完的笔记
“你们等着我,我开完会抽空回家,给家里提几桶水……”周帅锋当时朗声答应着。可是,会议结束,他又去防汛一线了,“咱鲁庄镇7万多父老乡亲要灾后重建,家里,再等等吧……”
再一等,却是周帅锋突发疾病抢救的消息了……
“我坚信,哥哥是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我坚信,哥哥是一个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我坚信,哥哥还是父母的好儿子,嫂子的好丈夫,侄儿侄女的好爸爸,我的好哥哥。哥哥,请安心一路走好,你对党的忠诚,我会继续去尽忠;你捍卫的人民利益,我会继续去捍卫;你对爸妈的孝道,我会代你尽孝;你对全家的情意,我会加倍表达……”追悼会上,周帅锋的妹妹周小娜哽咽着。
照片上,周帅锋微笑着。
他面前的巩义市鲁庄镇,雨过天晴,百姓正投身于灾后重建中。
郑报全媒体记者 谢庆 李晓霞/文 徐宗福/图
与艰险斗争 为人民担当
郑旗
心系群众、扎根基层的巩义市鲁庄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周帅锋,在防汛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线长时间连续作战,8月21日下午突发心梗牺牲在岗位上,距离他39岁生日仅有7天。他用生命守护生命,用党性擦亮党徽,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干部的责任和担当,彰显了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政治品格,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此次灾情、疫情叠加,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哪里情况危急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越是危难时刻,越能考验一名党员。”“我是党员,必须上。”面对洪水滔滔,郑东新区金光路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任冀军,党政办主任翟向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因大雨发生滑坡,新密市平陌镇粮库数万吨粮食面临威胁,亟待抢险。“我去,现在就走。”新密市发改委副主任王俊杰接到消息,立即主动请缨,拿起雨伞,冲入大雨。新密市城关镇安全应急管理办公室科员王宏强,直到殉职前一刻,还在帮忙转移群众……
从周帅锋到任冀军、翟向、马新喜、荣宪周,再到王俊杰,王宏强、樊彦平、彭峰……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他们用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守护我们城市的钢铁长城。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灾情、疫情无情人有情”的人间大爱,我们看到了舍生忘死、无私付出、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正像我们看到的,困难面前千千万万党员干部和热心市民的挺身而出、慷慨前行,呈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凝聚起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经过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工作正有序推进,经济社会秩序正加快恢复。全市党员干部要学习周帅锋等同志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学习他们挺身而出的冲锋、不计得失的坚守、默默无闻的奉献。时时处处当先锋作表率,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在高高飘扬的党旗引领下,充分激发广大人民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勇毅前行,我们就一定能夺取疫情防控、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谱写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