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眼科医院院长刘苏冰:术者播撒光明,医者砥砺前行

2019-05-29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原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眼科主任,现视光眼科医院院长刘苏冰,全国早期开展 “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第一个在亚太地区开展CK治疗老花眼项目;第一个在世界上为大猩猩成功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第一个在东南亚地区开展视潜能开发治疗弱视项目....

从医30余载,手术18万例,耳顺之年依然坚持在临床一线,是什么样的精神,让她不断前行。

术者匠心,十八万手术不是终点,传奇再续

“愿每个人都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这是刘苏冰教授经常重复的一句话,一名眼科医生,致力于为每位患者带来光明,言语简单,却道出一名眼科医生的德道。从医30余年,荣誉百计,从事一线手术工作超过25年,手术量超过18万例,并且这个数字仍在继续增长,时间和数量或许不是检验一名医生手术品质的金标准,但传奇般的数据,正印证着一名匠者的光明之路。

将者“兵”心,贯彻着军人的责任,赤诚热血

“虽然我的军人生涯已经结束,但作为医生我还可以继续为大家服务。”面对着多名即将进入军警事业的学子们,一堂生动的爱眼课,迎来了阵阵掌声。

1974年,时令不足16岁的她从市区来到驻马店一个小乡村插队,面对有限的条件,不同于其他人,一句“既然来了,就要有一番作为!”激励着她做任何工作都毫不含糊。直到大学毕业,带着海军帽,一名军医好手,后又来到武警部队,这一干就是30多年,做事踏实,没有娇气。“我希望我做过的每一台手术都是精品,因此手术时我要保证精神高度集中。”从外科到眼科,一丝不苟的专注伴随着她走过一路。

进者精心,手术精益求精,技术头筹

长期的临床工作,让刘苏冰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手术生涯中创下了很多第一,号称“军中第一刀”:率先引进国外 “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不正”项目,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她就组织进行上千次动物试验,并在自己的眼上亲自用药,成功摸索出了一套成熟完善的手术流程。2004年率先在亚太地区开展CK治疗老花眼项目,为了掌握临床经验,她先拿自己的左眼进行手术,后又给自己的丈夫、母亲做了两次手术,积累了宝贵经验。2005年,她创造了日手术110人216只眼的世界最高纪录,2006年7月,她又将这一纪录刷新为132人261只眼,至今仍保持着每小时24只眼的当今世界最快手术速度,被同行钦佩地称为“刘氏速度”。

医者仁心,一切以患者为先,创办医院

从一名军医到创办视光眼科医院,刘苏冰从武警退休后,并未放下自己的医生道路,“无论到什么时候,医生都是我最重要的身份。”她不止一次在对话中提到。“在武警医院担任行政岗位时,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继续做手术,即便获得了‘十大忠诚卫士’、‘十大女杰’这些荣誉,但这些都是额外的礼赠,是一种幸运,会激励着我保持一份医生的仁心,让我常怀感恩,激励着我不断外出学习”。

“而开办医院也是我最初为自己退休生涯做的一种打算,从医这么多年,我已经深切热爱这个职业,希望不要荒废了这一身的技术,可以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患者服务,另一方面培养出一批后起之秀,为眼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在创办医院的过程中,刘苏冰院长精选优良的设备,整理融合一套完善的经营管理理念,亲自带领医院手术团队,为医院注入了专业的眼科医疗力量。纳焦飞秒激光设备、博士伦准分子设备、蔡司全飞秒激光设备、干眼激光治疗设备,同时还较早开展了ICL-V4C晶体植入手术。

保持初心,播撒一片光明,始终不渝

“我曾经是一名军医,现在仍是一名医生,为患者带来光明是我的使命,我不能让任何一个患者对我失望。” 长期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让刘苏冰教授身体过度透支,有时候腰疼胃疼的毛病总会回来找她,医生要求她卧床休息,可只要有人慕名找她手术,她立马就来到手术台前做好准备。始终保持一份医生的初心,这难能可贵,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病人和患者的需要,都是她前进的动力,她始终为自己的人生道路设下新的挑战,正是这样,才让她在眼科道路上不断播撒光明,不断砥砺前行。


郑报全媒体记者 蒋晓蕾

分享到: 编辑:李粮辰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