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架来自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的“河南造”自转旋翼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空拉出三条烟带,以完美编队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特技飞行动作。10月16日至19日,为期4天的直博会在天津空港经济区落幕。“中原低空”在展会上备受关注,凸显了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巨大潜力。
本届天津直博会,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创新推出“制造+运营”双轮驱动参展模式,全面展现中原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的新成果。在通航运营服务领域,中国飞龙与其他中豫航空集团下属企业联合参展,不仅巩固了在传统有人通航领域的优势,更强势切入无人机这一低空经济的关键领域,标志着其正从单一的运营服务商,向“有人机+无人机”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级。而河南三和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展示了河南通航制造业的硬实力,其参展的S750型纵列双旋翼无人机和“太阳之鹰”自转旋翼机,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
在航空工业集团民机销售集中签约仪式上,中国飞龙见证并参与航空工业天直与河南航投航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签署14架AC332直升机的购销合同。此次签约活动有助于AC系列直升机进一步深耕市场,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同日,中国飞龙还参与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主办的旋戈无人机新品发布会及市场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中国飞龙将发挥其在低空领域的运营与技术优势,与直升机研究所围绕旋戈系列无人直升机,在产品性能升级、区域工程建设、应用技术创新、运营维护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接下来,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将继续推进机场运营管理、低空飞行器制造维修、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四大核心业务板块融合发展,书写低空经济发展的崭新篇章。
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郅文倩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